悉尼画廊展出孙原+彭禹雕塑《老人之家》
0条评论 2012-09-21 09:49:40 来源:艺讯中国 

新闻标题

身着几乎全黑的设计师服装,佩戴小野洋子风格的圆框小眼镜和澳大利亚顶级珠宝银器商 Larsen and Lewers 出品的华美珠宝,谢尔曼当代艺术基金会(SCAF)会长姬恩·谢尔曼(Gene Sherman)带着她一如既往的雍容风采,出现在悉尼市郊帕丁顿(Paddington)她开办的展览空间里,参加最新一场展览的预展。

在“自己想去:当代中国肖像”预展上,除了瑞士商人、艺术藏家乌力·希克(Uli Sigg)收藏艺术品,姬恩·谢尔曼对待当代艺术的极富感染力的激情和热情,也是一大看点,正是这种激情和热情促成了这样一场展览。

在展览入口处是一尊乌力·希克的超写实雕塑,由希克和谢尔曼的好友艾未未所作,为展览中的一些作品埋下了精彩的伏笔。展览中的亮点:中国艺术家孙原+彭禹的一件精湛绝伦的互动装置《老人之家》。

作品中包含13辆真实大小的电动轮椅,上面坐着无比逼真的人体雕塑,长相酷似某些领袖人物。孙原+彭禹这对艺术家双人组把 SCAF 的展览空间变成了一种既娱乐又发人深思的体验。

每一辆自行电动轮椅都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在展览空间里自动行驶,这些曾经权倾一方的人现在不过就是些乘客,以老头子行走的速度行驶着,发生可笑的、毫无意义的碰撞。如果你胆敢走进这团混战里,小心自己的侧翼被卡斯特罗、卡尔·马克思和阿拉法特包抄,他们连句“请让一下”都不会说的。

这样一些著名的权势人物,此刻成了自我的一些没有生命和灵魂的影子,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一方面它让人看到生命的脆弱,另一方面又让观众思忖这些人对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在很多方面看都是超出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正常范围的。

是什么让这些人可以掌握如此的权势和力量?什么让他们对管理和控制产生无休止的渴望?他们的超人能力是源自什么?这种看似天赋的威仪和他们推动变革的能力是否只是一种幻象,就像孙原+彭禹的雕塑一样?

除了在身份认同上激发思考,《老人之家》还让观众展开内省,思考他们自己的死亡。看到轮椅上的人物那么脆弱、空洞和无助,让人会微微有些恐惧,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衰落到这样的地步。把人生的巅峰降低一些高度,将你的本我留在人们心目中,而不是过去的我,是不是会更好呢?

他们的命运,从实体表现上看和我们的没有什么不同——孙原和朋友所描绘的人格、性格和精神将继续这样维持很多年——对很多人来说,这种传承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自己想去”将在堪培拉国立肖像画廊展出至2013年2月17日,在悉尼谢尔曼当代艺术基金会展出至2012年12月1日。

 

 


【编辑:文凌佳】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