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对媒体开放“不到最后一秒,布展不会结束”
0条评论 2012-09-29 09:20:30 来源:东方网 

在10月1日12:00正式开馆前,当代艺术博物馆28日首度向媒体开放。艺术馆开幕大展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以“重新发电”为主题,将由“溯源”、“复兴”、“造化”和“共和”四个板块组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李旭说,“当代艺术,不到最后一秒,布展不会结束”。

在变动中紧张布展

李旭曾参与多届上海双年展,这次又是一个坎儿,接手艺术馆一年多,改建持续大半年,最终的布展时间只有十天——要把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组)艺术家的展品组织好是相当紧张的。

艺术家的思维是很跳跃的,他们的展品要根据当代馆的空间变化而不断调整,有时灵光乍现,就要重新布展。李旭给记者讲了个有趣的故事:“有两个艺术家,一个的作品需要灯光绝对暗,一个的作品需要灯光绝对亮,它们又都放在了一起,怎么办?吵了好久,只好由策展人助理从中斡旋,而艺术家又很偏执,于是,斡旋的人最后崩溃到大哭也成为常态。哎,当代艺术就是这样,不到最后一秒,布展不会结束。”

在惊奇中精彩呈现

本届双年展投资1800万元,是上届的4.5倍,场地是原来上海美术馆的8倍多,而展览规模上更是扩大为上届的4倍。这样,以前不可能进来的大型装置艺术品得以“成行”。

双年展最大的装置艺术品是黄永砯(ping)的作品《千手观音》,高达18米,一千只手被安装在一个钢铁结构上,手上除了拿着法器、古董,还有如电蚊拍、拖布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据悉,这件作品非常环保,它没有用电焊和切割,而是螺丝加固,展出结束后可全部拆卸运走。

另一件作品“图腾汽车”,它的构造相当精密,缩起来的时候是一辆车,展开之后,部件不断形成各种复杂结构,直到伸展到18米,像一株有机雄性花蕊含苞开放。这件作品的造价为300万美元,是本次艺术品中造价最高的一件,据艺术家介绍,它每天将破裂、解体、还原三次。

在看展中增长知识

本届双年展的展期从10月1日到明年3月31日,其中“造化”板块将以一系列艺术家个展为主体,打破双年展传统的单一大群展模式。另外,主题展中还穿插特别展项目“上海方舟”和“中山公园计划”,以及部分城市馆项目。

当代艺术在中国只有三十年,认知度和普及性远不如传统艺术,这次又遇到一个庞大的场地和庞大的叙述,会不会晦涩难懂?李旭说:“我做这样一个比喻,传统艺术是一条‘走廊’,说是从A点到B点,就绝不可能是C点到D点;当代艺术是一座‘迷宫’,它是开放的,每个人以个人角度进入就行了,不用理会艺术家的想法,你也一样能走出去。”

总策展人邱志杰说,“在本届双年展上,我们确定的主题对应性很强,社会倾向明晰,由热电厂建筑功能的重新定位与开发,指向整个城市生态的反思与再设计。我相信,文字在画面里面是孤岛,画面中存在更大的空白,还有隐形的文字。它们在纸上,也在你的脑海中”。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