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和艺术投资是两件不同的事
梅墨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
梅墨生先生认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国家的管理和法规也未健全,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一样,其中部分艺术家有急功近利的炒作,媒体有时也会有盲目的追捧,各种原因都决定了艺术市场的现状。”于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艺术品拍卖市场“好坏真伪混杂”。
“我觉得中国艺术市场亟待出现一些法规、管理和监督,不然市场很难良性发展。藏家本身就有参差不齐的修养,或者是暴发户,或者是带有投资心理,这样的情况本身就会让艺术市场造成混乱,追求短期效益,严格说这并不是收藏而是投资。”
在梅墨生先生看来,收藏和艺术投资是不同的,“收藏没有太多的功利性,更是一种审美和精神文化的消费,而投资是为了再投放市场,再赚钱,很不一样。这个时代太功利太浮躁,一切都偏向市场化。现代化就是市场化,市场化就是功利化。所以当代最缺少的,是艺术家的心态和做学问的气息。”
艺术家和收藏家应该对市场有信心
刘墨(北京大学文化与艺术人才研究室主任)
对这次大展,刘墨先生的评价非常高,认为是近年来最丰富、质量最高的展览,再配合与画展相关的学术研讨,意义显得更加深厚。“这次画展来了许多艺术家和收藏家,他们应该有信心,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实际上才刚刚开始。虽然整体环境看起来泥沙俱下,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但应该有信心。”
至于普通民众如何认清一幅作品的价值,刘墨认为首先应看画家是否在坚持自己的学术性和艺术性,以及从艺术史上衡量这个人是否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画有特殊的规律,三十岁画的是才气,四十岁画的是功利,五十岁画的是涵养,六十岁画的是人性本身。比如黄宾虹,七十多岁时还看不到任何希望,但在八十多岁时高峰就起来了。所以艺术看的是最后的几步走得如何,早年画得好,那都是才气。”
应该有更多的收藏家来分享藏品
张振宇(资深藏家)
这次大展共展出傅抱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等名家的画作近170幅,其中海口藏家张振宇先生提供的个人藏品就近60幅,价值逾亿元,是他收集了二十余年的精华之作,有些作品还是首次在中国内地公开亮相。“我把这些画拿出来,是为了和大家分享喜悦。艺术品自古就是一种喜好的传承,我呼吁更多的艺术家敞开自己的收藏,和更多大众分享自己的艺术品,也能让大众提高鉴赏水平。”
尽管张振宇先生收藏了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等众多名家的画作,但他说自己收藏时并不看价格,也不在意是不是名家的作品:“好的画作,一定会让人们看了以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仅仅只有大师的作品才是最好的。”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