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滔绘
祝君波:
20年前的第一次拍卖
我是1973年5月入朵云轩当学徒的,第一份工作是木版水印雕版工。后来转到社长室任社长秘书,又做了多年经营和管理工作,到1991年末,已任副社长五年了。正好这年前任蔡社长离休,上级就让我接替他任法人代表,负责现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和朵云轩两大块的业务。
当社长后,我考虑比较多的是要做大规模,提高书画经营的能绩。恰巧想发展就来了机遇。1991年的冬季,香港九华堂堂主刘先生来上海找我。他告诉我,香港的文物经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佳士得、苏富比进入香港以后,引进了英国式拍卖,做得有声有色,吸引了高端的文物和客户。又告诉我,当地几位华人实业家已创办了一家华资拍卖公司永成,他们擅长古玩,对书画比较陌生,希望与朵云轩合作,强强联手,创出自己的品牌。
我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商机,就和刘老板进行了深谈。当时,感到对方要求并不高,只要提供几十张书画,就可以促成合作,很快就和香港永成公司签了合同。
当时,我们配发了一批书画,均是国家允许出口的,也是门口常卖的,发给了永成。包括吴昌硕、吴湖帆、溥儒、齐白石、任伯年等的作品。不久,收到了永成制作的拍卖图录,封面做得很气派。图录上,拍卖时间定在1992年4月26日(周日),上报我等三人去香港却迟迟批不下来。当时,我已不抱希望,然而好像是4月23日,荣宝斋副总经理米景扬先生来电,说外交部通知荣宝斋,签证出来了,真是喜从天降!
我和薛锦清、张志成次日加办了通行证,订了机票,赶去香港。4月26日10点30分,拍卖在海港殿举行,这也是我生平参加的第一次拍卖。永成的拍卖场面不像我们朵云轩在内地的气氛那么热烈,但也拍出了一些高潮。最高价为318号拍品高奇峰《猴子图》,65cm×134cm,估价35万,成交82.5万港元,这在当时已是令人惊奇的天价了。
和永成的拍卖一直持续到1993年秋,前后共举办了四场。回沪以后,我们根据香港的行情,进一步调整了思路,9月27日秋季拍卖的货源更适销对路。所以取得了不凡的拍绩,总成交超过了1000万港元。在香港的拍卖,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国际最先进的艺术品经营方式,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从这里我也懂得了艺术品的想象空间。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