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永乐秋拍:逸居长物
0条评论
2012-11-14 17:33:29 来源:99艺术专稿
清乾隆 楠木雕灵芝纹如意
清早期 德化窑白釉竹节箫
古之文房,用器考究,由中可现用户之生活品味与文化涵养。清早期铜错金银丝花卉纹盖盒,造型饱满,盖面隆起,合于人手掌心把握,盖内底高起乳突,与盒内底嵌银丝宝相花蕊垂直相应。盒身外壁通体错金银丝饰缠枝花卉图案,金、银二色相互呼应,精巧华丽。盒底嵌银丝“宣和年制”四字二行篆书款。明晚期铜鎏金兽面纹双系水丞,仿上古铜器造型而制,小器大样,做工精巧。束颈溜肩,圈足内收,造型与明屠隆《考盘余事》“水中丞”-“有古铜小尊罍。敞口、圆腹、细足,高三寸许,以作中丞特佳”条记载相近,风格华丽,錾刻纹饰精密,器底阴刻“胡文明制”铭款,为明代晚期新样制式。明末清初青白玉雕三狮戏球笔格,随形雕作三狮戏球状,中间一狮子护住绣球,两旁小狮子左牵绣带,右抓挠大狮右耳,神态鲜活,雕刻狮子毛发鬈曲,开丝粗犷,双眼内凹高凸,以及姜黄沁色,皆具有明末清初之际玉器雕琢工艺特征。
古之士人,皆有信仰,儒、释、道三家不无例外。清早期铜鎏金准提佛母坐像,宝相端庄,三目十八臂,三目微合,十八臂臂戴白螺宝钏。头戴宝冠,身佩璎珞、环钏,帔帛、下裙纹褶转折流畅。双手结说法印,全跏跌座,下承仰覆莲座,莲瓣挺拔饱满,瓣尖阴刻卷云纹图案。坐下封底,阴刻十字宝杵纹。帔帛阴刻花卉纹,背后刻折枝牡丹纹,为清代早期典型图案。清乾隆竹根圆雕布袋和尚,形态与宁波博物馆所藏朱鹤雕弥勒形制镜像,双耳垂肩,袒胸露怀,昂首而笑,屈膝而坐,右手数捻念珠置于膝上,左手撑以身侧布袋之上,雕刻人物饱满,神态欢喜。表面原漆金供养,今仍可见部分遗存。
此外,明晚期黄花梨木雕折迭式镜台等文房木器,反映古之士人日常生活,无不精雅,可为今世之鉴。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