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油画已成为深圳的土特产
0条评论 2012-12-13 09:17:14 来源:深圳商报 

有人说,许多外国人或许不知道深圳或龙岗,但一定知道大芬——油画“王国”。在这片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追梦的美术工作者,在大芬圆梦,大芬多元的艺术村落已悄然形成。

原创画家大芬寻梦

在大芬村对面的大芬廉租房内,原创画家王同行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2004年,在朋友们口口相传的描述中,大芬村俨然是画家们的天堂,怀揣着一片憧憬,王同行从东北边陲的双鸭山市来到大芬寻梦。虽然当时环境欠佳,但浓厚的艺术氛围让王同行决定留了下来。

曾有一个外国客人出几万元让王同行模仿一幅画,被他断然拒绝。“我宁可不卖,也不愿意模仿。”即使是自己的卖相好的作品,王同行也不愿意复制第二幅。虽然看似偏执,但就在这样的坚持下,王同行逐渐得到业内的认可——其作品《松花江畔》目前正在亚洲美术交流展中展出,已在十多个国家巡回展出;2011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拍摄的《画家王同行专题片》在全球播放。目前他的客户已经遍布全球,不少作品均被私人收藏,如《早雪——雪融的季节》在展于日本东京京都银行画廊展出后即被收藏。

喝上一口铁观音,王同行调侃自己已是“奔五”的人,大芬村里的年轻画家们长江后浪推前浪。“深圳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城市,作为原创画家,我要立足大芬出精品。”

“村民”过上小康生活

在大芬村内,随处可以看见原村民们闲适的身影,与游人和画家们共同构成一道和谐风景。在一棵大榕树下,村民曹阿伯正与几个老伙伴聊天,作为大芬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曹阿伯亲眼见证了大芬村的变化。在他的记忆中,几十年前这里只是一片破落的小乡村,经济发展不好,村里人均收入屈指可数。

在曹阿伯看来,20余年来文化令大芬发生了巨变,不仅在政府的支持下,村内环境从无序走向秩序井然,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更重要的是收入提高了。曹阿伯将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每月的房租足够喝早茶,偶尔还打打牌。”儿子也做起了画笔颜料的生意,大孙子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之下,正开始学习美术,打算未来考艺术特长生。

大芬特产就是油画

“我们带点画回去吧?”在大芬美术馆内,陈倩倩正与同伴们低声商量着什么。作为一名在深圳奋斗打拼了5年的福建姑娘,陈倩倩即将回家乡陪伴已近年迈的父母。

在深圳工作5年的时间里,陈倩倩时常会来大芬逛逛。“每年我都会来这边转一下,文博会的时候也会来,5年里大芬的变化也很明显。”陈倩倩说,过去大芬多是廉价、复制行画,随处可见十块钱一幅的画,但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具有创意性的画出现,有看头的画廊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对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也刷新了市民对大芬的认知。”现在只要有朋友来深圳玩,陈倩倩都会将他们带来大芬,让他们看看这个曾在世人面前展现过“大芬丽莎”的村子,可以说,大芬村承载了陈倩倩对深圳的许多美好记忆。“别人都说深圳没有特产,可我觉得,大芬油画村里的画就是特产。”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