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盛2012秋拍精品推荐(多图)
0条评论 2012-12-20 11:41:0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当代艺术专场

乡土激情30年

在本场当代艺术专场中,将重点推出罗中立1980、1990年代及2000年以后的不同时期五件精品,即具体而微的呈现出罗中立乡土写实主义的精神内涵。(Lot 1624)《走在水堤上的农夫》(60×50cm),是1981年的作品。肩扛干柴,手提田锄的农民,在水堤上稳健的前行,两眼微垂的沈静面容,凸显了不畏艰辛的坚毅,静中有动的画面,令观者动容。这一年,罗中立开始着手毕业制作《故乡组曲》系列,内容多以描绘农民的生活、劳动细节为主轴,人物的表情、心绪、动作,都以粗豪而细腻的笔触与奔放而典雅的色彩呈现,此件拍品即具有这样的特征。

1625 罗中立 雷阵雨 油彩 画布135x200cm

 罗中立 雷阵雨

1990年代中期前后,罗中立出现了较多场景开阔的作品,内容的铺陈具有剧场效果的视觉震撼力,1993年的(Lot 1625)《雷阵雨》(135×200cm),就将农民们为避豪雨山火而仓促赶路归家的情状生动的表达;画面中电闪雷鸣、大雨如注、人畜奔忙的情态,恍若身历其境。

这个时期,罗中立也作了许多以农民生活化为题材的“速写式”系列作品,浓重豪健的色彩与笔触,在画面上挥洒出生动的肢体语言,此次上拍的(Lot 1626)“浴之四”(39.5×54.5cm),即为此类风格的典型之作。

1998年,罗中立接下了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重担,然而,繁忙的行政事务并未稍减罗中立的创作热情,罗中立把握着所有的空档余暇创作、思考,2000年左右的作品,色彩由沈厚内敛渐趋明丽疏朗,明显的成为尔后创作面貌蜕变的过渡期,此次上拍2000年所画的(Lot 1627)《过河少女》(119 × 94.5cm),即为此阶段的杰作。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进步,罗中立将当年底层农民艰困图存的感动升华至更具多元内涵的开阔历史定位,此次上拍2007年所作的“过河系列”(160 × 200cm),即明确的将过去的农民乡土素材与特征,转化为半抽象性的粗犷线条与奇丽色彩表达,让过去写实性的艰苦农民形象成为历史钩沈,而将丰富多元的常民艺术养分注入农民题材,于是,剪纸、年画、木刻、绣像、石雕……等元素,都成为罗中立对农民、乡土的深厚情愫的崭新寄托。

中国早期前卫艺术家李山的丙烯纸本作品《我的呼兰河》(六联画),1999年所作,是其创作生涯中较为特殊的一组作品。作品巧妙地运用了一组充满张力的中国东北农村独特的纸牌符号。该种娱乐纸牌原始共计120张,牌面上分别描绘了水浒形象,更被认为是麻将的前身。它们承载着李山的童年记忆,家乡回忆。《我的呼兰河》即是其童年记忆与当下创作的结合,除了原创性的民间图式符号之外,画面中展现了中国东北农村生活耕作的朴实场景。如此原生态的文化现象,唤起了艺术家的“乡愁”。李山的另一幅代表作品(Lot 1630)《阅读系列》,利用“基因再造”,对认同的本源的追寻,实现自我蜕变、自我表达的突破。

编辑:江兵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