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终于来到了年底,各方面的数据表明,经过近三个月的秋季拍卖,国内艺术品市场继续表现出全面缩量和调整的势头。
一、秋拍调整态势不减
中国嘉德秋拍总成交从春拍的21.4亿元下滑到17.45亿元,环比2012春拍下降18%,同比2011秋拍下降55%,;
北京保利从春拍的30.3亿元下滑到秋拍的23.1亿元,秋拍环比春拍下降24%,同比2011秋拍49.2亿元成交下降约53%;
北京匡时则从春拍的12.6亿元下滑到9.3亿元,环比下降26%,同比2011秋拍18亿元成交下降了约48%;
北京荣宝2012秋拍成交总额为2.2亿元,相比春拍2.56亿元环比下降14%,同比2011秋拍4.5亿元成交下降约51%。
截至12月19日,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为25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0%,成交规模近乎“腰斩”。2012年秋拍中,能够衡量市场热度的高价拍品的成交数量急剧下滑,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秋拍中,成交价上亿元(含佣金)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也出现了15件亿元拍品,而2012年秋拍,仅有1件亿元拍品诞生:即保利拍卖的元代纪实风情长卷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以1.012亿元成交。
各个艺术门类中,当代艺术板块行情惨淡,成交率大跌,瓷器杂项继续趋冷,只有中国书画相对坚挺,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截止到12月19日的统计,书画拍品仍然占据半壁江山,占总成交额50%。瓷器占22%,油画占9%。书画总成交额是131亿,比起去年秋季最火爆的时期257亿,减少了约一半。瓷器杂项拍卖总成交额57亿,比起去年瓷器杂项最高时期的116亿,也将近减半。油画及当代艺术,历史上最高峰出现在2007年的秋季38亿元总量。今秋23.66亿,比2007年减少约三分之一,其中,当代艺术的下滑更严重些,传统油画市场相对比较稳定。
二、市场表现出“惜售”和“惜买”
随着经济环境、艺术品市场的变化与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不管是投资人、藏家还是卖家,都感到国际国内环境有很多不可控性,对经济环境没有绝对的预测与把握,因此大家的预期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艺术品卖家,对艺术品价格涨势的预期仍然很高,定价难免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为了避免损失而不卖;买家确在观望,想买却不愿出高价,由此出现了僵持胶着状态,形成“惜售”与“惜买”的博弈。2012年秋拍与春拍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拍卖企业征集作品难、交易付费难、聚拢人气难。
相比以往而言,2012年秋拍的成交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的拍品,买家出手较为谨慎、理性。对于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来说,不仅是亿元大关难过,千万级别的拍品也相应减少。成交最多的价位反而是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拍品。大家都明白,现在是该买东西的时候,但是买涨不买落的“羊群效应”,仍然导致了更多的观望。据了解,秋拍中,仍然不断有新的买家入场,拍卖场上的买家人数并没有与成交额成比例地减少。人还在,钱没走!围观的多,举牌的少。这是今年秋拍各大拍场的普遍情形。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存在着泡沫,我以为,泡沫永远会存在,只是伴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信心而存在。泡沫也不可怕,每一次市场下滑调整,就是把急功近利者、盈利丰厚者洗出局的过程,就是挤出泡沫,让真正的收藏和长线投资沉淀下来的过程。这次市场持续调整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市场自身的规律在起作用,2009年以来艺术品的过度上涨所形成的虚高价位超过了当前经济水平的支撑,因此市场掉头向下,在调整中完成“挤泡沫”的过程。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