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家具拨出100万元设立“京作家具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为“澹宁堂”品牌提供资金支持。图为天坛家具总经理杨金才(右)将支票交给龙顺成经理李勇(左)。
澹宁堂,本是颐和园内收存私藏珍稀家具的一个厅堂,如今却以一个家具品牌的名称赫然出世。借助龙顺成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作”技艺,一件件收藏在澹宁堂的中国传统家具将用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材进行仿制后推向市场。与其他家具品牌不同的是,澹宁堂只走定制和拍卖渠道。元旦前夕,首批六件复制的澹宁堂产品在现场拍卖中纷纷被抢走,显示出古典家具仿制品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正成为收藏界新宠。
颐和园仿制家具定名“澹宁堂”
“1号拍卖品,紫檀透雕花卉纹绣墩一对,起拍价30万元!”拍卖师刚刚宣布开始举牌,台下的举号牌就一次次亮起,108号和129号拍客紧咬不放,最后60号以52万元的高价夺为己有……随着拍卖师一槌槌落下,紫檀透雕花卉纹绣墩、紫檀束腰雕福寿纹大扶手椅及高茶几、紫檀高束腰外翻马蹄腿条桌等一件件古典家具被收藏者一抢而空。
这不是发生在寻常的拍卖场所,而是发生在被誉为明清家具博物馆的颐和园。2012年12月26日,记者穿过颐和园的谐趣园曲折通幽的长廊时,只感觉结成冰的湖水寒气从脚底侵袭而来。踏入涵远堂,却是另外一个世界,布置典雅的厅堂内人潮拥挤,却又十分安静,拍卖师正在主持一场不寻常的拍卖。
在颐和园举办拍卖会已属罕见,更何况拍卖的产品不论是外形还是选材都与珍藏在颐和园内的清代宫廷家具如出一辙,这着实令人称奇。据了解,这些拍卖的家具,并非颐和园私藏家具的真品,而是经过技师精心雕琢的仿制品,只是在选材用料与工艺上十分考究,看上去与真品并无多少差异。此次拍卖的产品就是用紫檀制作的,材料名贵加上家具原作的精致,使得它们一面世便成了收藏家争抢的珍宝。
记者注意到,颐和园私藏家具的仿制品有一个独有的品牌名称澹宁堂。“青山本来宁静体,绿水如斯澹泊容。”澹宁堂原本是颐和园后溪河旁的一处临水建筑名称,是乾隆在位时为怀念康熙仿澹宁居而修建的书房,后来成为颐和园陈设明代和清代家具的展馆。平时,很多爱好明清古典家具的收藏家都喜欢去那里驻足观赏。如今,“澹宁堂”作为这些私藏家具仿制品的品牌名称,从宁静的颐和园开始走向社会。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