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私藏家具仿制品成收藏新宠
0条评论 2013-01-10 11:04:3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谢佳婷

龙顺成“京作”技艺成幕后推手

“澹宁堂家具的工艺实在是太棒了,如果不是行家仔细鉴别,真以为是颐和园的私藏家具产品进入了拍卖市场呢!”一位参与当天拍卖会的家具爱好者表示。

据了解,澹宁堂家具之所以做得那么逼真,源于它有一个幕后推手龙顺成。作为中国家具行业惟一的老字号,龙顺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862年(清朝同治年间)。创立之初,龙顺成的技师来自清宫造办处的御用匠师,其工艺贯穿南北,气韵承袭皇脉,形成“京作”家具风格,与“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所制古典家具的款式多以明代黄花梨家具和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为蓝本,端庄、文雅、威严、富贵,承袭着皇家风韵。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澹宁堂家具由龙顺成的技师负责仿制,产品复制得栩栩如生。”龙顺成经理李勇表示,颐和园和龙顺成已经结成联盟,由颐和园提供私藏家具,龙顺成通过研究其式样及特色,选取黄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材,运用龙顺成清宫造办处精湛家具制作技艺进行仿制,保证件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收藏品。

据悉,龙顺成隶属于金隅集团旗下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天坛家具总经理杨金才表示,澹宁堂品牌将不会进入民用市场,也不会开设专卖店,专门走收藏和拍卖渠道。著名古典家具专家、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法人副理事长张德祥对澹宁堂十分看好:“龙顺成与颐和园强强联合,仿制园区所藏的明清宫廷古典家具,可以最大地发挥馆藏古家具文物的文化价值,也可以使龙顺成代表的"京作"家具承袭回归到最正宗的味道上来,提升龙顺成这块百年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使"京作"家具的艺术形象定位更加清晰。”他认为颐和园和龙顺成的合作,将打造出一个新时代的“皇家造办处”,使京作家具再创艺术高峰。

古典家具仿制品市场潜力巨大

“颐和园内珍藏着不少清代宫廷家具,深受家具收藏者喜爱,无奈的是这些都是属于国家的财富,无法成为独家私藏,而市场上的仿制品大多做工粗糙,形似而神非,澹宁堂这次展出的家具,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都是一流的,令人耳目一新。”一位参加拍卖的拍客告诉记者。

这位拍客的说法颇具代表性。近年来,红木、古典家具不论是在家具市场,还是在收藏界都十分走俏,甚至一度传言“只有价值没有价格”。随着红木、古典家具受到热捧,古典家具仿制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被激发出来。

“明代和清代是中国古典家具设计和制造的鼎盛时期,集中国古典家具之大成,兼具庄重、灵动、舒适与审美等特质于一体,满足了人们追求格调、风范、意趣的文化品位。陈设于颐和园澹宁堂的明清家具形神兼备、典雅沉静、内涵深厚。”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孟海东表示,龙顺成和颐和园联手开发的明清古典家具高品质仿制品,正适应了这一市场需求。

为了保证仿制家具的质量,使其不流于形式,真正承袭古典家具的精髓,北京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成立“京作家具文化研究院”,并聘请张德祥为名誉院长及技术指导,并现场向研究院提供100万元作为“京作家具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