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以“瓷”成名,但他深信“艺术重要的是怎么做,而不是用什么去做”。
从景德镇到昆明,再从昆明到上海,刘建华追求在生活中“做加法”,却力图在艺术上“做减法”。
从2008年的《无题》开始,刘建华作品的题材从关注社会题材和新闻焦点转而更关注自我和内心,作品形式也变得更抽象简洁、富有禅意。
刘建华
一
很少有人知道1962年出生的刘建华,原名不姓刘,姓谢。1977年文革刚结束不久,為了保存传统的手工艺,政府允许工艺美术行业的技术人员带弟子传艺。為了能当上在景德镇一家雕塑瓷厂做技术骨干的舅舅的接班人,他12岁就被从老家江西吉安送到景德镇,接受舅舅刘远长的严格训练,也从此跟舅舅改姓刘。14岁那年,他正式入厂,开始他长达8年的陶瓷工艺科班最传统和全面的训练。
凭着天资加勤奋,19岁的刘建华就以人物雕塑《霓裳羽衣舞》获得景德镇当地陶瓷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和“国家轻功部工艺美术评比一等奖”。然而就在他作为后起之秀逐渐成为雕塑厂里的技术能手时,刘建华却意识到无论自己技艺多么高超,最终都会像那些退休离岗的老工人一样,只是生产线上的一颗能被轻易替换的螺丝钉。恢复高考之后,全国开始掀起高等教育热,厂里也开始有大学生就业,早在15岁时就在舅舅家中读到过《罗丹艺术论》的刘建华内心开始躁动起来,一心一意想考大学,学真正的雕塑,而不是做一辈子工艺美术匠人。为此,他努力了三年,最终在22岁那年考上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
刘建华入学那年,正好是中国文艺最开放活跃的时代,“85’新潮”运动风起云涌。他迫不及待地到邮局订阅各种艺术杂志,在上面搜寻关于国内艺术运动的所有信息,有时也跑到别的地方看一些艺术群展。虽然身处景德镇,一腔激情的他没有与人讨论艺术的氛围和共同办展的机会,但思考是自由的,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入学前的工作经历也让刘建华对时间有着与应届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平时很少出去玩,连星期天也待在教室翻模或者同学间互相画素描、做头像,竭力挣脱自己纯熟的陶瓷工艺技巧,不断尝试各种造型材料和风格变化。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