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珍瓷胜万金
0条评论 2013-02-01 10:11:08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水天

\

买家志在必夺推高价格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兴起后,官窑瓷器频频在海内外拍坛上亮相,但成交价格动辄数百万元,若存世稀少的珍瓷,价格往往上千万元。

如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南宋官窑笔洗被拍至2200万港元,创当时宋代瓷器的市场最高价;1992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眼球,因为在全世界也仅存几件,且大多被大博物馆珍藏,最后此罐以近300万美元成交,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算低。可是到了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再次推出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时,更是受到各路藏家青睐和追捧,不少买家互不相让,志在必夺,最后被拍至4404.47万港元,创当时明代瓷器市场最高价。

1999年香港苏富比曾推出一件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这是1860年英法联军的路克爵士从圆明园掠夺后卖给收藏家莫里逊。此瓶是1743年督官窑唐英亲自画样研制的贡品,它混合了几种装饰的技巧,细节部分非常精巧。此瓶开价420万港元,经海内外买家竞拍,最后在1900万港元价位上一锤定音,买者为北京市文物公司,这是中国大陆首次花巨资成功在海外收购重量级官窑。

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清雍正粉彩扁桃橄榄瓶被拍至4150万元,创当时清代瓷器的市场最高价;2004年纽约朵尔拍卖会上,元清花四系海水云龙纹扁壶被拍至583.15万美元。

时隔一年,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瓶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亮相,据悉,这只元青花罐上的“鬼谷下山”图案为传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绝品。此图为鬼谷子坐在一虎一豹所拉的车上下山。故事讲的是鬼谷子的学生孙子与师叔黄柏阳交战被擒,鬼谷子闻讯下山相救。青花罐的前收藏者为荷兰人,在其家族中已流传了四代。上拍前,佳士得人士估计,其身价将达到1000万美元,但结果大出意外,看好此罐的台湾寒舍总经理王定乾出价到1000万英镑,但终不敌西方藏家,最后被一英国藏家以1568.8万英镑的价格收入囊中。

2010年在英国伦敦上拍了一件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经过激烈竞争,最后以5.5亿元人民币成交,不仅创下了中国瓷器的市场最高价,而且创造了中国艺术品的天价,同时为中国其他官窑瓷器价格打开了巨大的上升空间。

官窑珍瓷受宠有因从上述可看出,中国官窑瓷器在海内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头。由于官窑瓷器距今至少百年以上,能完好保存至今确实不多,从总体看,其存量十分有限。可以预料,在未来海内外市场上,官窑瓷器拍卖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突破亿元大关的官窑珍瓷会越来越多。那么,官窑瓷器为什么如此受到藏家青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官窑代表中国最高制瓷工艺水平。以明清时期为例,皇帝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人才到景德镇,同时投入大量的财力,可以说当时景德镇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所产瓷器品种之多,色彩之丰富,工艺之精湛,是历代和民窑无法相比的。明清两朝先后创制了五彩、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等,特别是清代彩瓷取代青花瓷成为官窑瓷器的主流,并在色釉或彩瓷的烧制工艺水准方面达到了顶峰。

其次,官窑瓷器被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珍藏。自1840年英法联军攻入紫禁城后,火烧圆明园,洗劫北京城,掠走了无数文物。许多经典瓷器先后进入了西方各大博物馆,如大英帝国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由于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争先恐后收藏中国官窑瓷器,这无疑为官窑走俏民间收藏和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最后,国内外大收藏家、大机构、大财团纷纷介入市场,不断推高官窑瓷器的价格。过去,官窑瓷器是帝王的玩物,因此,今天拥有明清官窑瓷器是每一个藏家梦寐以求的。每当拍卖市场上有经典的明清官窑瓷器亮相,就会吸引国内外大收藏家、大机构、大财团来激烈竞争。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