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调整期的投资策略
0条评论 2013-02-26 09:34:12 来源:齐鲁晚报 

中国书画

关注海派和本地“中青年”

海派书画不仅受到南方收藏家的喜爱,北方收藏家也逐渐认识到了它的收藏价值。近现代海上书画作品数年前存在被市场低估的情况,因此今后有不错的升值空间。海派文化拥有非常广阔的群体基础。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家们,带着各自的美术修养和不同地域的文化来到上海,然后结合本土元素形成了海上画派,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而且第一代海派书画家生活的年代距离当代并不久远,相比明清书画容易鉴定真伪,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买家买错的难题。

另外,本地中青年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也一直是艺术品市场的潜力股。中青年艺术家大多为艺术院校骨干,创作更趋专业化和个性化,表达出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和学术追求。

邮票:

别把“纪特”与“个性化”混为一谈

为纪念《江南Style》和PSY所带来的世界人气狂潮,韩国最近发行了一套鸟叔的骑马舞邮票。在境外部分地区,影响力广泛的标志性娱乐明星曾多次出现在官方发行的正式邮票之上,而中国邮政历年来出现的经典人物则主要是伟人、名家等。不过近年来,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个性化邮票逐渐走进了大众生活,一般的单位和个人也可将自己的个性化头像放上邮票的副票位置“过把瘾”。业内行家提醒收藏者,选择邮品时应区分纪特邮票与个性化邮票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切莫将两者混为一谈。

一般邮票由国家权威机构发行,上有面值;而个性化邮票是企业或个人依托法定发行邮票(主票)而定制的纪念性票品(副票),副票上无面值,必须与法定发行的邮票“捆绑”一起,不能单独发行。个性化邮票目前走的是个人礼品与企业宣传路线,并不具收藏与投资的特性。

陨石:

“天外来客” 真假难辨

一场陨石雨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引发了收藏热潮。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陨石要数捷克陨石最出名,又名“莫尔道陨石”。它是来自1500万年前,一颗巨大陨石撞击地球表面产生大爆炸,高温与高压将石头合成如状物质。目前最大的捷克陨石也不过200克左右,非常珍贵。

陨石鉴别比较困难,一般要从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普通人仅凭外表根本难以分清真假,购买时一定要慎重。

热衷陨石文化研究的徐先生表示,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第一次令全球公众关注陨石问题,这种热潮会导致短期内陨石市场价值上升,但收藏本身要基于一定的规律,切不可盲目收藏自己不了解的产品。

雕塑:

价格洼地前景可期

雕塑以其装饰性、独特性、观赏性等特点受到大众青睐。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名家原作雕塑的国内价格仅为国外价格的十分之一,而且雕塑是“历史最久远、层次很高”的艺术门类,具有其他艺术作品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正处于低价位运行的雕塑无疑具有大的投资升值空间,前景可期。

收藏雕塑作品也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看是不是有代表性,如作者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或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否是原作,其次还要看作品是否具有较高的创新性,是否具备较强的装饰性等。

古琴、象牙雕、古董表

冷门渐渐变热门

艺术品收藏关键在于慧眼识真金,除了要能鉴别真假优劣外,还要能及时发现一些颇有潜力的艺术精品。今天的冷门,也可以成为明天的热门。

一把唐朝“九霄环佩”琴,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拍,以346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同年11月,王世襄所藏唐代“大圣遗音”琴以891万元成交。此后,各拍卖公司不断上拍古琴,甚至举办专场,古琴的价值也逐渐彰显。不断刷新的成交价格,让藏家逐渐认清古琴收藏潜在的“爆发力”。

象牙雕刻最近也受到关注。象牙制品在古代就身价不俗。在历朝各代,象牙制品不断发展,到唐代时,牙雕越发精致完美,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新的雕琢技法。到了明清两代,象牙雕刻更是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精品迭出,其中尤以乾隆年间的牙雕最兴盛,同时象牙雕刻形成了南北两大派系。北派指的是北京牙雕,华丽富贵,南派指广州牙雕,侧重雕工,以玲珑剔透见长。因此,要判断象牙艺术品收藏价值的高低,应从年代、工艺、质地、名家等方面来判断。一般来说,年代越久的象牙雕收藏价值越高。象牙艺术品的另一个价值则体现在雕刻工艺上,工艺高超的象牙雕价值自会攀升。

另一个曾经的冷门收藏古董表,近两年在拍场上表现不俗。古董表的概念是指1950年以前生产的,也就是说要超过60年历史的表才能算作古董表。和其他收藏品不一样,古董表不仅仅是艺术品、奢侈品、装饰品的实物概念,它也是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的具体象征。由于其精美性和珍贵性,古董表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赏而藏

从收藏中发现价值

艺术品虽然具有不小的投资属性,但对于收藏者来说,真心的喜爱是第一位的。

有一位资深收藏家坦言,进入艺术品收藏市场,买家首先要抱着一种对收藏认真的态度,而不仅仅是跟风和盲目投机。收藏品是不适合短期投资的,需要时间来等待其价值升高。

有专家建议,目前的市场是调整投资心态的好时机,对于许多收藏者来说,个人的收藏趣味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和纯化,应该是十分迫切的事,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增值的乐趣,这恰恰是收藏的最大意义。收藏品是因赏而藏,如果仅仅把其当做筹码,其中所集聚的风险必然是巨大的。归根到底,正确的收藏观,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艺术品鉴赏知识,这才是立身艺术品市场的根本。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