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世界第三重的新疆铁陨石。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陨石坑。
新闻背景
春节期间,一块陨石坠落在俄罗斯,造成上千人受伤,引发全球关注。与此仅隔一天,又有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身而过。
事实上,这些天外“不速之客”对我们地球的影响,确实有着不少的渊源。
史料中的陨石记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统地观测与记载陨石的国家。
一本名叫《竹书纪年》的书上写道:“帝禹夏氏八年六月,雨金于夏邑”,这则关于公元前2133年陨落在山西夏县附近的铁陨石雨记载,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陨石雨的文字。
《春秋左传》第六卷上有一段记载:“嘻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就是说,公元前645年在宋国某个地方,天上掉下来五块石头。并且肯定地说,这些石头是天上落下来的星星。
到了汉代,人们又进一步有了“星坠至地,则石也”的见解。
北宋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生动记载了公元1064年常州宜兴县的一次陨石降落经过:治平元年,在常州,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天空中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只见东南方向出现一颗几乎像月亮一样大的火星。忽儿又一声巨响,这颗星已飞向西南。再一震,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人家的园子里。火光把天空照得通亮。许家的篱笆被烧毁。不久火灭了,只见地上有一个碗口大的窟窿,很深,往下一看,星星就在里面,微微发光。过了很久,逐渐暗下来,但还是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久,挖开那个洞,深有三尺多,找到一块圆石头,还是热的,像拳头大小,一头稍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和铁差不多。
在我国的史料中,也记载了很多关于陨石造成灾害的事例。其中死人最多的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4月4日,甘肃庆阳陨石雨“击死人以万计”。明正德七年(1512年),峄县(今山东峄城)由于陨石引起火灾,烧毁官舍、民房千余间,郊区的树林也成了一片焦土。
“圣物”还是“灾星”?
虽然古代人们对陨石现象也不乏某些朴素的正确见解,但总体来说,在蒙昧时代,人类对陨石坠落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要么把陨石作为“圣物”顶礼膜拜,要么将其视为“灾星”避而远之。
两千年前的古希腊人,就极其崇拜落在阿哥斯河里的那块陨石,把它作为神来祭拜,祈求祛邪扶正、消灾灭病。
在伊斯兰圣地麦加,有一块镶嵌在银框中的神圣的“玄石”,相传是曾祈求安拉使麦加成为吉祥之地的亚伯拉罕的遗迹。教徒们远道而来,为的是要吻一吻或摸一下这块神圣的卡巴黑石。其实,它只不过是一块直径约20厘米的黑里泛红的陨石。
在我国,也有视陨石为“天圣之物”的例子。著名的侨乡广东潮州,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庙,叫开元寺。庙中有一座据说是用“天石”——陨石打制成的香炉,吸引着千里迢迢而来的善男信女,使这个寺院烟火不绝,香客盈门。
在我国古代,人们更多的时候把陨石看作“灾变”的征兆。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春秋左传》里记载了宋国掉下来五块石头,事隔五六百年,汉朝的五行学家从“石者安类,坠者失势”思想出发,把这件事与不久后宋被楚亡联系起来,看成是最典型的“天垂象”,还说“秦之亡也,石陨东郡”,在他们看来,秦被汉亡也有陨石掉落的先兆。
在中国民间,更广泛流传着“天上一星,地上一丁”的说法,以为天上落下一枚流星,就是地上逝去一位伟人。
实为小行星的碎片
只有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人们对于陨石现象才有了正确的认识。
现在我们知道,陨石其实是天上的流星体掉入地球的产物。流星算不上星体,它们是一些又小又暗的星际物质,或者是那些小行星和类地行星碰撞后破裂下来的碎片。它们的体积一般都很小,但在宇宙空间的飞行速度却很快,每秒钟可达四五十公里。它们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以后,由于摩擦,特别是高速冲击形成的冲击波作用,使它们自身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上升到几百、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而燃烧起来,发出强烈的光亮,形成我们看到的流星后面的“白尾巴”。
研究表明,大气圈对于以宇宙速度在其间运动的陨星体有很强烈的破坏作用。当速度每秒超过20公里时,不仅仅是石陨星体,就是重达几十和几百吨的铁陨星体也会被完全破坏。
陨星体冲入地球大气圈的速度是各种各样的。它决定于陨星体在星际空间沿着哪种方向运动。如果它直对着地球运动,那么冲入的速度是最大的,可达到每秒70公里。这种“迎面而来”的陨星体,即使有几万或几十万吨重,也会在地球大气圈中完全被破坏。相反,“追赶”地球或被地球“追赶”的陨星体的冲入速度就最小,每秒大约11公里。这种相对“慢”的陨星体的残体,就能到达地球表面成为陨石。
一昼夜就掉下成千上万吨
每年坠落到地球上来的陨石数量很大,据估计,每昼夜就有3000吨至20000吨陨石落到地球上来。也就是说,每年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将有几十万吨到几百万吨。由于大量的陨石不断地降落到地球上来,所以,地球的质量也正在缓慢地增加。不过,降落下来的陨石数量虽然很大,但是大多数的陨石体积很小,有的甚至变为陨石尘埃,而且大多数是落到海洋里,或者人迹罕至的地方。
根据目前世界各地搜集到的两千多块陨石标本来看,陨石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石陨石,主要由硅酸盐物质组成。第二类为铁陨石,主要由金属铁镍组成。第三类为石铁陨石。其中以石陨石最多,占93%;铁陨石占5.5%;石铁陨石最少,占1.5%。
科学家大多认为,“石质”陨石相当于地球的外壳物质,“铁质”陨石相当于地球的核心物质。因此,陨石种类的不同,取决于它来自破碎后行星的什么部位。
一般来说,铁陨石重量大大超过石陨石,原因就在于铁陨石的密度大,在高速飞越大气层时难以氧化和碎裂。发现于1898年,号称世界第三重的新疆铁陨石,外形呈不规则的圆锥体,体积3.5立方米,重约30吨。而世界上最重的铁陨石,1920年发现于非洲纳米比亚南部,重达59吨。相比之下,世界上最重的石陨石为我国吉林1号陨石,是1976年3月8日在吉林市郊区降落的陨石雨中落下的最大一颗陨石,重1770公斤。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