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艺术品市场秋拍回顾
0条评论 2013-03-14 13:13:01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李晶晶、朱艺

佛教艺术的焦点落在佳士得13世纪金~元木雕彩绘观音坐像上,预估价仅20万~30万欧元,但却受十余位买家追逐,拍出约预估低标45倍的902.5万欧元的超高成交价,创下公开市场世界成交纪录,得主为知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茨(Eskenazi)。苏富比清康熙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尽管鎏金一般,发髻处有残,但却拍出近年难得的81.675万欧元高价。佳士得15世纪西藏铜嵌绿松石无量寿佛坐像,仅估7万~9万欧元,却拍出62.5万欧元高价,站上高价排行。苏富比三件出自威廉霍斯顿(William van Heusden)收藏的清宫唐卡清乾隆章嘉呼图克唐卡、清乾隆关羽唐卡和1765年清乾隆十一面八臂观音唐卡,成交价分别为22.875万欧元、21.675万欧元和20.475万欧元。

尽管乾隆宫廷艺术对市场仍有吸引力,但价格已大不如前,苏富比1713年清康熙鎏金铜编钟仅以预估低标24.75万欧元拍出,成交价出乎意外地低。家具方面,佳士得图录封面清乾隆御制紫檀凤首搭脑六边形高面盆架(成对),拍出54万欧元;清乾隆仿古铜彩饕餮纹壶连紫檀座一对,拍出约预估低标10倍的107.3万欧元。

过去为市场常胜军的清代白玉雕刻,此季市场风潮消退迅速,仅佳士得清乾隆白玉御制诗文饕餮纹璧(估价15万~20万欧元)以50.5万欧元挤进高价排行。与清乾隆辛巳年(1761)碧玉描金双龙戏珠纹玉制诗文磬(估价5万~8万欧元)相同,佳士得清乾隆己丑年(1769)青玉痕都斯坦式诗文花蕾耳碗以96万欧元成交。三件同具乾隆御制诗的玉器,成交价却是两样情形。

文房杂项数量大幅减少,反应近两年来相关市场受到中国内地法律法规的冲击,故而难得一见的拍品不论良窳皆拍出好价。瓷器不见重器,但清三代单色釉拍品成交率高,以红釉较受欢迎,佳士得清雍正酱釉菊瓣盘以预估低标10倍的20.5万欧元拍出,苏富比18世纪清三件单色釉小瓶,则因具雍正朗阁堂斋款而受到行家追逐,拍出18.75万欧元。

内地

受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的影响,资本对2012年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支撑明显减弱,同时市场对前期快速增长势头以及天价作品放大效应产生质疑,加上查税风波突显艺术品关税高税率问题,以投资为主导的艺术品市场面临如何套现的问题,观望情绪蔓延。因此艺术品市场的下滑趋势是在预料之中,在2012年的春拍中就已显现。

2012年秋内地拍卖行上拍数量延续春拍情形,规模继续减小。2012年嘉德秋拍的总成交额为17.45亿元,相比春拍总成交额20.6亿元下降了18.05%。较早前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香港举行首拍,总成交4.55亿港元。公司董事总裁王雁南表示:本次秋拍为适应市场形势和藏家需求,精心设计征集了多个主题专场,得到市场热烈回应。秋拍整体买气旺盛,市场表现稳定,成交结果符合预期。

其中,作为嘉德重头的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逾11亿元人民币。古代书画中,清宫内府典藏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董其昌重量级作品《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经过数轮竞价,以6267.5万元高价成交,创出董其昌作品的拍场新纪录。清代宫廷画家张宗苍的《云栖山寺》以3967.5万元高价成交。康熙行书笃志经学并四十名臣诗以2300万元成交。

近现代书画部分成交率为73.81%,专场总成交率为75.93%。张大千的《致张群山水花卉册》以2530万元成交;傅抱石的《春夜玄武湖》估价为280万元人民币,最终以2070万元高价成交;齐白石的《花卉四条屏》为画家87岁高龄时所作,最终拍出1840万元。王新衡珍藏张大千精品部分《丁未泼彩》以2185万元高价成交。近现代部分整体呈现回落,多幅齐白石、张大千作品流拍。

瓷器家具工艺品部分,总成交额3.88亿元人民币。拍前广受关注的清乾隆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以4830万元成交,这把宝腾数度出现于拍场,上一次出现是2008年,苏富比拍出589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5183.2万元。此季拍卖,宝腾的价格实则打了折扣。另一件乾隆御制重器清乾隆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坐像为民国著名收藏家关祖章先生珍藏,以1081万元成交。家具部分,澄怀观物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总成交6842万元。全场焦点明黄花梨有束腰高火盆架以690万元成交。

继中国当代艺术在香港苏富比2012年秋拍遭遇滑铁卢后,嘉德秋拍油画及雕塑专场同样遇冷。方力均的《2006.11.11》和周春芽的《自画像》成交价分别为253万元和172.5万元;嘉德重点推荐的叶永青创作于1984年的早期作品《牧羊村的姐妹们》遭遇流拍。市场相对稳定的写实作品表现也并不理想,陈逸飞、杨飞云的一些作品也同样遭遇流拍。

2012年嘉德秋拍上拍数量为3471件,而春拍上拍数量为3800余件,2011年秋拍上拍数量4500余件。市场不明朗的情形下,卖家比买家更为谨慎,在好的作品惜售时使拍卖公司征集难度加大。艺术品持有者对艺术品价格的预期很高,可是市场中大量的进场资金在观望,惜售与惜买之间在博弈,致使艺术品市场陷入了僵局。

保利拍卖的模式总是与众不同,越是在经济大势不好的情况下,越是加大市场宣传,推陈出新。在保利拍卖董事赵旭看来,市场越是好的时候,客人是有惯性地购买,市场越不好,越需要鼓励他们。

北京保利2012秋季总成交额23.1亿元。亿元拍品一件,过千万元的拍品数量为35件,500万元以上拍品80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的元代纪实风情长卷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以1.012亿元成交,成为2012年秋季全球首件成交价过亿元的中国艺术品。与赠给毛主席的《松鹤图》可称姐妹作的齐白石巨幅作品《祖国颂》以8280万元成交,是2012年秋成交价最高的近现代书画作品。被美国J.P。摩根家族五代传承的清乾隆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以4945万元成交,由内地藏家购得。北京保利表示:从这次秋拍成交情况看,收藏家对于艺术品的价值已经有了深入了解,即使经济情况不佳,书画、油画、古董、古籍等各个门类中的珍品依然可以高价成交,证明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同时,保利新开设的门类也在新老客户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近现代瓷、珠宝、钟表、乐器、铜镜、邮品、钱币、古董相机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匡时拍卖公司作为后起之秀,发展迅速,2012秋拍以9.32亿元收槌,总成交率67.27%,其中过千万元的拍品有14件,过500万元的拍品有33件。秋拍重点推出的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以6709.2万元全数成交。梁启超手稿《袁世凯之解剖》成交价为713万元摘得专场头魁;梁思成、林徽因的文定礼本以379.5万元成交成为本场亚军拍品;《清代学术概论》讲稿以368万元成交;梁启超关于创办《国风报》宣传立宪思想的信札以264.5万元成交;康有为谴责袁世凯作诗《不敢再来行》也拍得178.25万元的成绩。匡时研究拍品背后的人文历史价值,让名人信札手稿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获得了更多藏家的关注。近期匡时与上海恒利合并,资源优化整合,也开创内地拍卖公司新的经营模式。

事实上,为了应对本轮的市场调整与金融资本退出所带来的购买力下降,内地拍卖公司纷纷抛出了各自的应对策略,从进军香港到放弃海外征集,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样,在书画市场以及当代艺术板块初现下滑的同时,很多并不被藏家推崇的新奇门类也在这一特殊时期被拍卖公司盯上,试图以此提振市场的调整周期,从而实现安全着陆。2012年秋拍全球市场量价齐跌,并非是中国文物市场的理性回归,而是受经济大趋势的影响。一旦经济大环境回暖,文物市场依然会重新火热起来。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