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画:民国瓷器最精彩的一笔
0条评论 2013-03-19 10:11:5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作者: 梁婷

\

这就是去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上拍出的3277.5万元的王琦、汪野亭民国重要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画。

去年12月在北京保利秋拍上,王琦、汪野亭民国重要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画(6件)以3277.5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近现代瓷板画的纪录,人们的眼光一下被吸引到民国陶瓷这一领域中来。

民国陶瓷有何特点?收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日前,适逢“清风瓷画:民国瓷器藏品展”在华侨城景德瑞瓷馆开幕,记者就民国陶瓷的收藏问题采访了专家们。

1承前启后的民国瓷器

因为年代近、存世量大,民国瓷器的收藏和研究一直不被人重视。但懂行的人却知道,民国精品瓷器的品质甚至要高于晚清官窑。何解?“这要从它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烧瓷体制说起。”藏瓷网总编、瓷器收藏家黄志告诉记者。

上世纪初,清王朝灭亡,以官窑为代表的装饰标准化、程式化、工艺化、多工序合作、匠器型的景德镇瓷器生产体系也随之解体。大量的文人画家聚集于景德镇,他们打破历代瓷器由上而下的生产流程,冲破传统的瓷器造型和装饰纹饰的束缚,适应新时代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借鉴中国画诗书画印的优长,创造出清新又极具文化内涵的瓷画新风,被称为“珠山画派”(景德镇的别称为珠山)。这些绘画,为瓷器增加了巨大的艺术、经济附加值,并随着年岁更迭而愈发珍贵。

在一些闹市路口,不时会看到有人挑着几幅瓷板画,向人兜售:“这是我祖上从民国留下来的……”它们的真伪尚且不论,但起码此人抓准了一点:瓷板画,是民国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形式。“瓷板画是在民国开始出现的,民国瓷器的特点是‘以瓷为纸,以画入瓷’,在平面上无疑更容易进行绘画创作。”黄志说,“所以,今天我们欣赏民国瓷,器型、工艺的比重至少已经降到20%了,画才是主体。”

\

王琦的人物画

对于元明清的瓷器价值,人们一般按年代来进行判断。但是到了民国,则按作者的名声为判断。黄志举例,如今在收藏市场上,如果一件民国瓷器有画家署名,那要比同等艺术价值的未署名作品要贵得多。

而这种以画为主的瓷器审美观一直延续至今,甚至影响了对近现代瓷的价值评判标准。如今,走进景德镇任何一家商场都不难听到这样的话:“趁他还是省大师赶紧买,几年后当他成为国大师,价格就要在后面加个0了!”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