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乾隆 珐琅彩题诗尧山观景图摇铃尊 3426万港币 香港佳士得
佳士得瓷器工艺品专场336件成交183件,成交率约54.46%,成交额仅816.2975万英镑,较春拍的1184.01万英镑的成交额下降近300万英镑。秋拍超过30万英镑的瓷器仅2件: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罐38.525万英镑,清乾隆或更晚时期的粉彩花卉纹题诗茶壶32.525万英镑。
苏富比三场瓷杂拍卖总成交额达1472.1055万英镑,平均成交率81.63%,较春拍1286.53万英镑的成交额、65.1%的成交率略有上升。三场中两场为规模较小的专拍:清廷珍宝私人收藏专拍上拍22件成交19件,汤普森伉俪陶瓷收藏专拍82件成交75件。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332件拍出219件,成交率65.96%。三场最最大的亮点是清乾隆青花加彩梅雀报喜图扁瓶,由30万英镑拍至104.925万英镑。这件扁瓶20世纪70年代被英国私人收藏,扁瓶的器形、纹饰源自永乐青花花鸟纹扁瓶,雍正、乾隆多仿此类青花、釉里红扁瓶,在青花上加粉彩的扁瓶市场上仅见此件。
12月中旬巴黎
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瓷器方面乏善可称,亮点出在佛教艺术品方面。
苏富比亚洲艺术专场330件成交239件,成交率72.42%,总成交额为831.6625万欧元。17件价格超过10万欧元的艺术品,仅1件价超过50万欧元,成交价前十名中无瓷器,仅有3件清代单色釉瓷器价超10万欧元。
清乾隆 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坐像 1081万元 中国嘉德
佳士得亚洲艺术专场取得了近几年来的最好成绩,也是佛教艺术品行情冲高,瓷器方面精品不多。全场220余件拍品成交162件,成交额高达1844.6525万欧元。17件价格超过10万欧元,其中6件价超在50万至100万欧元间,2件价超百万欧元。瓷器虽然仍是专场数量最多的一类,但是在成交价格上不值一提,最高者也仅20余万欧元。
10月初-11月香港
香港市场秋拍异常热闹,中国嘉德等公司的加入,再加上古玩博览会的举办,使10月、11月的香港市场成为了中国市场年度古董艺术品交易的黄金季节。拍场上最大的热点就是瓷器拍卖行情高涨,许多重要的私人收藏明清瓷器精品汇聚香港,使其成为年度瓷器交易的重镇。
10月初苏富比携玫茵堂旧藏第四场、张永珍藏清代官窑瓷器、胡惠春旧藏单色釉藏器专场亮相,是秋拍瓷器规模最大的一次拍卖。4场瓷杂总成交额约6.18亿港币,220件瓷器的上拍量较春拍5场390件少了170件。成交额较2011年秋拍的9.6亿港币降了3亿多港币,较去年春拍的7.7亿港币也降了1亿多港币。但是胡惠春、张永珍、玫茵堂旧藏的支撑,高档精品的价格并未见下滑。
12件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悉数拍出,2件“乾隆瓷”价超千万港币。5件张永珍藏清瓷拍出3件,2件价超千万港币。玫茵堂第四场专拍51件拍出31件,成交率仅达60.78%,1件元代青花高足杯价格超过千万港币。常规瓷杂专场152件拍出63.82%,价超千万港币的5件均出自“清三代”,其中2件乾隆瓷,拍前备受关注的一对清乾隆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估4000万至6000万港币,最终拍至1.07亿港币,也是拍卖史上第12件成交价超过亿元的中国瓷器。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