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2013春拍:史料之鳞爪——孙中山与中山舰珍贵史料
0条评论 2013-04-12 11:51:1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常浩如

1922年六一六事变发生时,永丰舰是一艘装备条件都比较好的炮舰,舰长冯肇宪、大副梁文松、二副胡应球,以及舰上官兵,对孙中山都是忠心耿耿。为了确保孙中山的人身安全,冯肇宪策划于17日将孙中山迎上永丰舰,亲自护卫孙中山。从6月17日登舰到8月9日离舰,孙中山与永丰舰官兵风雨同舟,以永丰舰作为他的座舰和指挥舰,与叛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开始了从6月16日至8月9日的著名的广州蒙难55天历程。在这55天里,冯肇宪出色地完成了护卫孙中山的任务。

经过历时55天的浴血奋战,孙中山终于脱险,安全回到上海。冯肇宪又旋即接受了孙中山的命令,拟任其为广东海军舰队司令,由上海重返广州,配合陆军继续参与平叛斗争。在途经香港时,冯肇宪突然发病。考虑到孙中山交办的任务尚未完成,他毅然抱病返穗投入平叛斗争。不久,因病在广州去世,时年28岁。为了表彰冯肇宪的护法功勋,孙中山亲笔题写了“劳苦功高”四个大字的条幅,并派专人到广州主持冯肇宪的奠祭仪式。并颁布《大元帅命令》:“着厚赠海军少将,并准照积劳病故例给予恤金,以表彰忠勤。”1925年4月16日,广州革命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由广东省省长胡汉民下令,将“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

至于文档所涉及的马伯鳞、招桂章、余铁汉、程潜、李天德、陈群、欧阳琳、黄骚等其他人物,大多也都是当时的声名显赫的人中俊杰、时代骄子,可以方便的在各种史籍、档案中一一查到。

四、普通经费批文,折射伟人风范

这批文档,虽然只是孙中山亲笔批示的经费支取的文件,似乎无关紧要,但是,这些小小文档,却件件折射出伟人的崇高风范。蒙难之时,孙中山身处极其险恶的环境,每天都要处理许多重大而紧急的事件,工作可以说是非常繁重。然而,孙中山对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都亲自审批。大到成千上万,小到一百两百。他甚至明确批示:“无论何人,非经大元帅签字,不准支款。”由此可见,孙中山工作的日理万机和工作作风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五、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笔者以为,这批文档,无论从历史研究、人物研究还是从文物研究、书法研究等方面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

首先,这批文档是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或“六·一六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活见证。从这批文档可以研究、分析一大批历史人物在当时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对这些人物的追踪研究,或许可以进一步发现许多更有价值的历史线索;尤其是可以从中分析研究主要当事人孙中山在这段历史时期的思想、心路历程的起伏、变化。另外,这批文档所涉及的所有经费的使用情况、每个人物的身份、当时各种货币与今天人民币的比值、购买力比较,孙中山在蒙难期间为何对每一笔经费都亲自过目、签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批准每一笔经费的同时心里是如何想的等等,这里面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至于这批文档中还有蒋介石等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签名手迹、领条、收条、纸币、印鉴、信扎等,其所具有的研究收藏价值,自然不用多说了。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