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涛:我对佳士得拍卖行的观察
0条评论 2013-04-15 09:54:0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季涛

季涛:我对佳士得拍卖行的观察

与林华田先生的合影

佳士得的拍卖师基本上都是公司的业务专家,这样的拍卖师懂业务,熟悉客户,因此在主持台上往往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同时,佳士得也十分重视拍卖师的基本素质和主持技能的培训,企业内部经常举行拍卖师主持方面的训练。香港佳士得每年都会把自己的拍卖师或者是正在培养中的准拍卖师们集中起来强化训练几天,由来自伦敦或纽约的资深拍卖师进行授课和组织练习。

后来,因为编写《中国收藏年鉴》的缘故,需要佳士得以前的成交数据,所以我也经常到北京国际大厦拜访佳士得北京代表处的负责人单菁小姐。她也总是有求必应,给过我许多佳士得历年的拍卖图录和成交价目表,对我帮助很大!我个人赴美考察需要办理商务签证,单菁还联系纽约佳士得为我开具了邀请函!佳士得的服务让人感到很舒服!

我曾利用去英国、美国、香港考察的机会,分别到纽约、伦敦、香港佳士得观摩,也多有收获。比如:2009年,我在伦敦国王街佳士得总部观摩了一场阿拉伯古董地毯、挂毯的拍卖会,在那里见到了互联网与现场同步竞价的场面:现场或坐、或站着40-50位穿着讲究的竞买者,许多都是有着阿拉伯面孔或也许是“混血儿”面孔的人。我开始没太注意,后来突然听到拍卖师报出“网络出价(On Line)”,同时他的眼光不断向左前上方看。我回头一看,原来,在拍卖厅后面墙上挂着的液晶屏上显示着网络出价,而且后面还显示着网络出价人所在国家的英文缩写,拍卖师也随即报出价位和出价人所在的国家。我记得其中有一次出价是在阿联酋(UAE)。更有意思的是,当拍卖师除了面对场上人群报价以外,还常常面对正前上方讲话,原来那里有一个摄像头!这是一个视频网络直播竞价!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网络与现场同步竞价的艺术品拍卖会,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方面,佳士得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2005年,经佳士得商标授权的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我十分好奇永乐的经营,参加了他们的第一次拍卖预展。永乐公司内部的运作模式、程序以及文书格式都原样拷贝自佳士得。从后来不断与永乐的接触中,使我慢慢体会出佳士得式的经营模式:严谨、规范、守法;在登台为永乐主持拍卖的过程中使我体会到了佳士得式对客户的细腻服务。比如:永乐电话委托席上就座的工作人员的报价是经过训练的,当他们替场外电话那头的买家出价时,会在举牌的同时口中喊出“Bidding”(出价),声音很容易吸引拍卖师的注意力,这比仅仅举起号牌报价要明显得多。按照佳士得的规矩,申请“书面标(书面委托竞买)”者相比自己到现场举牌的买家有着同等价位上的优先权,一般国内的拍卖行没有这样的规定,拍卖师快速、流畅掌握好这种优先权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佳士得拍卖行,1766年在英国成立,迄今具有247年历史。其创始人詹姆斯·佳士得从拍卖邻居一位著名画家的画作开始了经营。佳士得在国际上一直有着良好口碑。我的记忆中只有两次例外:一次是在2000年,佳士得被美国纽约地方法院就与蘇富比串通涨价一案受到处罚;另一次得罪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事情是在2009年,巴黎佳士得没能按照中国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撤拍当年圆明园丢失的兔首与鼠首。由该事件的处理中也能看出佳士得遵守委托拍卖合同,绝不违约的执着。

最近,佳士得宣布:已经在上海独资成立了拍卖公司,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首先看到了两百年老店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良好未来的判断;同时,佳士得在内地的经营运作,必然会让这里的拍卖公司见识到国际大公司的规范、诚信、管理和服务,从而有助于国内艺术品市场更加良性的向前发展;佳士得也许会有力地带动内地的翡翠珠宝、当代工艺品以及红酒等拍卖市场的拓展以及艺术品网络拍卖的启动;也许目前佳士得不能拍卖文物,还谈不上与内地拍卖行之间的竞争,但也许用不了几年,随着国家文物政策的进一步宽松,佳士得和蘇富比才真正到了大展宏图的时候,那才是拍卖市场竞争激烈时。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