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饰手法上,玉溪窑用当地生产的钴土矿为着色剂直接在瓷器的生胎上描绘图案纹饰,内容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人物、花卉和文字等,图案朴实自然,用笔豪放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青黑而浓烈的色调略有晕散,使整个画面具有水墨画的效果;磁州窑则以毛笔为工具,把中国古代的书法和绘画技巧应用到制瓷工艺上来,使得白地黑花装饰成为一种极为潇洒、豪放、生动、流畅的风格。窑工们以瓷器表面作为画纸,创造了许多生动的飞禽、走兽、孩童形象和人物故事画,或书写上民间广为吟唱的诗、词、曲和民谚、警语等。
两窑的造型、纹饰、烧造工艺都具有质朴大方的特点
在制瓷工艺上,玉溪窑青花瓷胎质因为没有经过很好的淘洗,显得较为粗松,胎体厚重;窑工尚不能有效地控制窑温,釉色青中泛绿、泛黄或犯灰,釉面普遍有细碎开片,玻璃质感强,碗盘等置于匣钵内叠烧,内底用6-7粒支钉,大件器物仅置于器托上烧制;有的足底旋柸纹极明显,用手指触摸有粗糙感。
从宋金时期开始,磁州窑的制瓷工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磁州窑开始采用煤为原料烧瓷,生产的白釉瓷器胎质细腻坚致。釉色多呈粉白色或白色,不再有发青绿的釉,显得十分纯净。其次,磁州窑开始使用覆烧工艺生产瓷器,提高了成品率和产量;磁州窑采用了漏斗形匣钵装烧法,后来改进为漏斗形匣钵单烧,使烧成的器物更加精美。同时,观台磁州窑的成形工艺也有很大改进,从这个时期开始,创造了仿定窑精品,器物胎体变得很薄,利坯技术十分精湛。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玉溪窑与磁州窑制瓷艺术分别代表着我国北方与西南民间瓷窑的艺术风格,二者在制瓷工艺和装饰手法上有着相互交流、继承和延续的关系,两窑在造型、纹饰、装饰方法和烧造工艺上都具有质朴大方的特点,但又具有各自的地域特征,玉溪窑继承和延续了磁州窑的风格。
知多D
玉溪窑玉溪窑是元明时期景德镇以外的一处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场。它所烧制的青花瓷器以其粗狂的造型、简朴生动的纹饰、深沉浓烈的青花色调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它的白地黑花装饰以毛笔作为工具,用彩料直接在瓷器上作画,成功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与陶瓷工艺相结合,成为其最典型、和最具特色的装饰技术。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