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文:收藏玉要了解玉器的传承和文化
0条评论 2013-04-16 14:59:09 来源:艺术版权 

张广文:收藏玉,要了解玉器的传承和文化

张广文.

《孔子家语•问玉》中记载:子贡问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

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以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说:“并不是因为玉少才以它为贵,美石多就轻贱它。君子将自己的德行与美玉的性质相比,玉石温和、润泽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它纹理细密、坚实,就好像君子的智慧,心思细腻、缜密、处事周全;当玉石摔碎后,虽有棱角,却不尖锐,不会伤人,如同君子之义,正直刚毅、却以仁爱存心;垂挂的时候,好像要跌落下来的样子,象征着君子的谦下恭谨,有礼有度;敲击它的时候,会发出清澈之声,与音乐的性德相似;虽有斑点,但不会因此而遮掩它的优点,如君子之忠,不偏不倚,毫不掩饰;玉的色彩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好比君子之信,表里如一,纵在暗室,也诚信不欺;它晶莹透亮犹如白虹,与天的白气相似,这是与天相配、与天道相应;而玉的精神可见于山川之中,所在之处皆能受到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利益一方。行聘之时,手执玉石所制之圭璋,不假借他物而自然合乎礼,如君子之德,无须假借外物显示,自然德风畅然。天下无不以美玉为贵,这是道的显现。正如《诗•秦风•小戎》中提到的,我想念着他啊,他的君子作风,就如同温润的美玉一样。所以君子以玉为贵,它所显出的“仁、智、义、礼、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风啊!

玉与德紧密相连,在古代,从天子到普通百姓,身上都佩带玉器。国家举行重要典礼使用器具,社会礼仪装饰性的东西,也都使用玉器,由于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选玉很严格,制作玉器的技艺十分精湛。

到了明清,收藏玉器的人很多,京城里上流社会人物,居则以玉为消遣品,行则以佩玉为财富象征,朋友相见以所得之玉相互夸耀,居家无玉就像不是士大夫的宅地,服饰无玉则衣履就不算完整,无玉方面知识别人谈话则插不上嘴。玉,人们都竭力以求。直至今天,有很多人用千万元购买一段或一片夏、商、周三代遗留下来的古玉。

然从“金缕玉衣”到“汉代玉凳”的天价拍卖揭示了古玉器市场黑幕重重,怎样辨别玉的“古”与“新”,记者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广文,为我们揭开玉器世界的迷雾,打开玉器收藏与鉴别的宝典。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