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文:收藏玉要了解玉器的传承和文化
0条评论 2013-04-16 14:59:09 来源:艺术版权 

张广文:收藏玉,要了解玉器的传承和文化

青玉螭耳杯明代.

张广文:收藏玉,要了解玉器的传承和文化

古代玉器大体上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新石器时期,这时的玉器分布已经很广泛了,东北地区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西北地区齐家文化,南方江汉地区 石家河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成系统的,较大数量的玉器,当时的风格古朴,主要特点是装饰花纹比较少,造型以动物形象和几何体的形象为主,一些器物造型,源于工具,一些学者认为,此时玉器的主体,同原始宗教,原始崇拜,原始巫术关系密切。

第二个阶段商代和西周,商周时期金属工具的使用占了很大一部分,石制工具,一些金属工具和非金属工具的使用混杂在一起,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开辟了加工技术,这时就有了很薄的玉片,作品上面有长线条的花纹,直线加折线比较多;西周的花纹则弧线较多,线条比较复杂,片状较多,线条以长线条为主;

第三个阶段东周到汉代结束,玉器以片状为主,立体作品也有但很少,花纹精致,一个小的单元二方连续排列或四方连续的排列,做工复杂,小的被称之为谷纹,像一个小螺旋状;蒲文、蟠虺纹、云纹,满而密、很神秘的小的花纹装饰在玉的表面,这样形成一个主题,与西周长线条的装饰形成一个很大的区别。汉代的金缕玉衣是用玉片连缀的。

战国以后玉片厚度增加了,直到唐前特别是新石器到上周的玉器大致上都是仓玉,玉的颜色多杂色。唐代白玉、青白玉比例增加起来,白玉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作品上写实风格,素描速写的、对事物模写的在玉器花纹和造型上占很大比重,艺术性也较高,作品较真实地表达了人们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对象,这种风格一直到宋元甚至一直影响到明清。

明清与唐代玉器风格是一致的。明代作品数量较多,类别复杂,器皿类和立体的表现的作品占很大比重,玉料选材严格。古代主要的玉料,一类叫做透闪石,也叫软玉,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很大比重,东北地区红山文化在玉的选材上就以透闪石玉为主,西边时间稍微晚一点的齐家文化,甘肃、宁夏、青海也是透闪石玉为主。考古学家夏乃先生(考古研究所所长)曾经提到商代玉料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透闪石玉,第二种是蛇纹石玉,第三种是南阳玉。

西周到汉代,玉器进入内地,张骞通西域加强了内地与中亚的物资交流,西部玉料大量进入内地,到明清时的玉料主要是新疆过来的,这时出现了其他的玉,也就是从明代开始出现了翡翠。新石器时期也有翡翠,但进入内地是在明代。年代越久远,经历越显赫,玉的价值越贵。

记者:高古玉、古玉、新玉如何辨识? 哪一类玉最具有投资潜力?

张广文:古玉、新玉,这是个时代说法。古玉指明代以前的玉称为古玉。高古玉则是指战国以前、汉代以前的玉类,以和田玉为主。

古玉很少,对于古玉的收藏,它代表着古代文化。现在市场有收藏有投资的问题。当代的玉器收藏,文化是一致的。相对于明清玉器和现代玉器来说,无论是从文化鉴赏还是从投资的角度,收藏高古玉更具有投资潜力。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