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舟:2013的艺术品金融化趋势
0条评论 2013-04-22 13:02:12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刘双舟

被黄文叡不幸言中的部分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在市场表露无遗。2011年上半年开始的全国各地疯狂生长的文交所引发的多起侵占客户资金、经营者携款潜逃等事件。由于规则不透明、监管缺失,最终导致国务院在2011年11月份下发《清理整顿各类地方交易场所的决定》,要求各地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清理规范工作。而据目前为止,据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全国36省区市中已有16个通过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的验收,清理整顿交易所的工作已基本完成。另外据悉,证监会可能将在近期发放新一批文交所牌照,原则上一个省只保留一家,且不会再推出份额化交易产品。

文交所的“溃败”严重阻塞了艺术品基金的出货渠道。此前,福建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和持有崔如琢作品在“海峡”挂牌的德艺(天津)投资合伙企业就遇到了棘手的资产包退市问题。据相关媒体报道,因挂牌时与“德艺”没有签回购协议,“海峡”要求提前结束封闭期,全额退款给投资人,但未果,“德艺”方面仅协助其通过拍卖做变现处理。

文交所被阻,退市变现渠道仅剩拍卖的窘况,且拍卖价格无法确保在挂牌的价格之上是很多基金最怕面临的问题,2012年多款艺术品基金都在这方面吃了大亏,最终不得不由原先模式转型,利用私募基金的优势转而再“战”。在这样的情况背景下,一些艺术品信托基金的公司开始转向隐性私募。据相关人士统计,艺术品投资基金中,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目前比例至少是2:3的差别。

日前,黄文叡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艺术品基金目前的处境,早在进场时就埋下了隐患。黄文叡表示,在内地的艺术品基金缺乏监管,目前排名前20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基本没有一家公开做信息披露,说明自己的管理或者过往绩效。而且,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采取“一条龙”式的运作方式,除了保险和仓储之外,都可以一手包揽,人为操纵因素非常强,其中的透明度无法得到保障。

甘学军也告诉记者:“建仓要透明,退出也要透明,对投资者来讲可以规避很多风险,但是这种公开透明的退出,艺术品的交易方式是很多的,除拍卖之外,希望接下来能拓宽它的通道,移植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拍卖并不是最高价,拍卖根本的特性是公开价格的体现,而不是最高价格的实现。

黄文叡另外表示,如果要解决现在艺术基金出现的问题,首先是操作流程要透明,投资方和基金管理方彼此信任。针对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基金大部分采用共担风险的架构方式,而不是依靠投资专业性取得信任,黄文叡认为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本身并不符合基金的运作规律。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