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怪杰”沈爱其解读当代水墨
0条评论 2013-04-28 10:23:2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杨扬

\

沈爱其 清泉呼青山

180cmX97cm

1980年

\

厚望在天  

180cmx96cm 

1980年

在今年4月3日由今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等联合主办的“ 再水墨 :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比如罗中立、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都有水墨作品参展,湖北更有一位本土画家沈爱其老先生的三幅作品进入“特邀展”。有人大呼沈爱其“放笔苍天高,泼墨午战袍,塑塑大风吹,呼唤云水浇”,意境高妙,可也有一些观众直呼“极抽象”、“看不懂”。

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品析当代水墨?4月18日,沈爱其于中北路废旧厂房改造的工作室内,第一次展出了30年来创作的水墨精品。也许从沈爱其近50年的作品流变中,我们能读懂一二。

笔墨点线 功夫自在传统当中

沈爱其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画家,有人戏谑地称他为“汉上画坛怪杰”,这种怪不仅体现在他画作数以万计,却未卖过一张的固执;更体现在他的画风上。他说,恩师徐松安曾告诫他,要成大家,必须磨炼不止,60岁不到不出画册,不办大展。自己听了这席话,默默画画几十年。

盘点沈爱其的画作,发现他尤喜大幅山水、花鸟画,狂草书法。表面上看,笔墨豪放的他似乎完全是按个人喜好放笔挥洒,尽情泼墨。其实在这种笔墨畅游背后,是格外需要功夫的。沈爱其早期画作,如《屋雨同象》中,可以发现他注重局部的刻画,中国画最讲究笔墨点线功夫在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沈爱其用他1980年创作的《厚望在天》一画作比,“这幅画表面上看仍是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可如果你遮住画作下半部分,只看上半部分,是否有一点大写意的味道?”而他更精妙地打比方道:“很多人喜欢传统中国画的山水风景,殊不知那是远观自然,为什么人们要叶公好龙,而不真的走进去呢?当你置身自然,你看到的就是我画中的景象。”

仗气为图 遥忆当年师生情

沈爱其回忆与徐松安先生的师承交往,“1958年我进入松安老师的画室,他让我学工笔,可我觉得太拘束,过分注重技术失去意境,我喜欢八大山人”,而徐松安看过沈爱其临摹的八大山人画作后,再也不约束他,放手让他追求“大写意”。那时,沈爱其画树,徐松安画山;徐松安画树,则沈爱其画山,师徒二人在这种合作中互相切磋、长进。

大写意讲究开怀掌笔,意外求象,这种中国画已不是一张二张就能够成功的,要大气满腹,气荡乾坤;要气高眼远,人格大成,才能维护画度。1969年,沈爱其领会到“大道通天,宇宙无门,万物一气,点线为定”的绘画观。此后,他崇尚将笔墨打散,将点线重新组合。

仍以《厚望在天》为例,初看觉密密麻麻,一片墨象,可细细玩味,方觉浑厚深沉,视范收缩,外则空明透亮,一片松阔,有很大的通达空间,有极强的纵深感。沈爱其说:“中国画不仅能反映空间感,更能反映大时空的境界。”

投身山水 当代水墨宇宙观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批评家皮道坚评论:“沈爱其的画给我最直观印象就是‘大’,而这个‘大’就是孟子所说的‘充实有光辉为之大’,是一种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格局和气象。这种‘大’是把自己和宇宙、自然、天地、山川连接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的沈爱其提出“哲人画”的概念,将“从来狂放者,投身山水遥”的自然理念也体现在他的绘画中。他的绘画题材全是自然景物,鸟、鱼、云、水是他最喜欢的;他的画风更野、更烈,甚有“把笔一挥,揽气成图,纵横时空,网络宇宙”之感;他的画充分体现了“自然对人的维护,人对自然的依恋”。

1991年至1993年,沈爱其在江汉路一所民宅的所有墙壁、地板上作画,虽然艺术空间随着砖石的崩裂不复存在,可这组被他称为“墨巢”的作品的精神却绵延下来。他近年的画作常以藤、根、巢、鸟为主题,为何喜爱画藤?画根?

沈爱其认为,藤最能表现中国画的线条,“没有一个国家的画比中国画更符合生命本身的状态,经络通万象、万象同呼吸”。的确,大自然与人的血脉相通,“任何生命都有被埋没的时候”。由此,沈爱其创造了经络法、脉象法、肌肉法、脊梁法……

正如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刘一原所说的,“沈爱其那恣情汪洋、无边无际的泼墨翻腾莫不是他胸襟的气象?沈爱其从大自然那里获取了力量,获取了气息,也获得了灵感。他用画笔来回报大自然,在巨幅的纸上、布上纵情宣泄并一发不可收拾……艺术表现总与画家的人生状态相关联,当我们看了沈爱其的作品就不难想象他是怎样一个人。”

如果我们读懂了沈爱其在今天美术生态中独树一帜的行为方式,读懂了他打散笔墨背后传承的传统中国画理念,便能理解他特有的水墨世界,能知晓他所代表的当代水墨的价值与意义了。

编辑:admin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