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法言》
作者:扬雄(西汉)
刻本时代:南宋
现藏:辽宁省图书馆
宋刻《四书章句集注》:差点被当成废品处理
《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为《论语》、《孟子》所作的集注和为《大学》、《中庸》所作的章句,该书为世人指出了读经的门径,阐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所以问世以后,朝野都极其关注。
该书藏于徐州市图书馆,但就是这套珍贵图书却险些被作为没用的图书处理掉。据徐州市图书馆馆员介绍,图书馆原有十几万册古籍。新中国成立以后,曾请人加以整理。所请之人花了不少心血,用了很长时间,造册登记古籍凡6万多册,正式上架典藏。还有相当一部分,或认为缺头短尾,或认为书品不佳,或认为副本零帙,或认为版本平常,而被打入冷宫,作为没有用的图书等待处理。
上世纪80年代,老职工退休,新人接替,这位新人就是现在该馆管理古籍的朱志民。他从钻研到产生兴趣,从兴趣到立志进一步整理,并深入到那些被打入冷宫待处理的废书中。这部宋本《四书章句集注》就是从这堆废书中发现的。最初只发现第一册,封面陈旧,已看不出色调,但开卷则觉得气韵不俗,于是再到废书堆中去翻检,又陆续找到其余各册,终成完帙。
在国家珍贵古籍评选中,徐州市图书馆可谓亮点颇多。该馆申报的明嘉靖四年(1525年)晋府养德书院刻本《文选》等五种典籍进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的明正德刻本《杜少陵集》等12种典籍进入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的明刻本《程氏遗书分类》31卷《外书分类》10卷等五种典籍进入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总为22种。一个江苏最北边缘的地级市馆,竟藏有如此众多的珍贵图书,在全国屈指可数。如今评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徐州市图书馆又报来一部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实属难得。
一个地级市馆能有如此丰富的古籍收藏,定有其历史渊源。据了解,该馆古籍收藏,与汪伪时期的郝鹏、郝鹏举、张伯英等人有关。1940年,在日军的策动下汪精卫于南京成立伪政权。1942年1月,日军将徐州等地交给汪伪政权管辖,同年1月15日,汪伪政权设立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派老牌汉奸郝鹏为特别行政区长官。为粉饰太平,郝鹏曾委托张伯英在北京琉璃厂为徐州购买一些古籍,用以充实1932年即已存在的徐州民众图书馆。1944年1月3日,汪伪政府又改原苏淮特别行政区为淮海省,派朝秦暮楚的大汉奸郝鹏举为省长,并决定徐州为该省省会。这位“多此一举”的郝鹏举也效仿前任继续购书。所以,当时徐州等地流行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来郝鹏去郝鹏何必多此一举”,下联是“老汉奸新汉奸都是一丘之貉”,横批是“遗臭万年”,极具挖苦讽刺意味。此本《四书章句集注》,疑即彼时张伯英在京所代购者。
初刻《水浒叶子》:寻寻觅觅三十年
2009年,四川省图书馆报来初刻本陈老莲《水浒叶子》(亦名《水浒牌》),申请参与全国珍贵古籍评选,经过有关专家勘核,确认的确是初刻本,因而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然而,这本《水浒叶子》初刻本的现世,着实曲折。
陈老莲所画《水浒叶子》,是极负盛名的版画杰作,绘、刻均达到了极致。历来的文人雅士,特别是美术家、版画家及版画史家,都难得一睹其真容。陈老莲名洪绶,号老莲,是明末清初的画家,生性疏财仗义,济困扶危,“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水浒叶子》便是他受朋友之托,为周济孔嘉一家八口生计所画。陈老莲的品格恰与水浒人物生气相通,故所画40个水浒人物,个个眉间生风、眼中吐火,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国家图书馆此前藏有一部《水浒叶子》,是黄肇初所刻之翻刻本,原为郑振铎的藏书。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副馆长的王贵忱来京,李致忠与其会面于国家图书馆文津街旧馆。当时,王贵忱随身携带的有陈老莲的《水浒叶子》,李致忠看后为之一惊,忙请人从库中提取本馆珍藏郑先生所捐赠者,两相对读,则以王贵忱见示者为胜,果为原刊。当时,王贵忱把书送予李一氓先生,而后30年就没人再见过此书了。
李一氓晚年将自己藏书分成了三份,一份赠送北京图书馆;一份赠送四川家乡;一份留下自己使用。
2002年启动的《中华再造善本》第二期选目时要选此书再造,李致忠念念不忘李一氓的藏书,就四处打听询问,甚至问到当年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协助李老工作的中华书局的沈锡麟,但也没有得到答案。明知国图所藏是翻刻本,用它来再造,心有不甘。可初刻本在哪儿,一时又说不清楚。2009年,李致忠去四川省图书馆参观,问到此书是否在馆,古籍部主任彭邦明回答就在本馆。当时他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当即建议他们尽快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申报,参与国家珍贵古籍评选。这才有了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的再现,《中华再造善本》也有了当选之本。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