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相遇——王春辰《艺术的民主》《图像的政治》新书发布会
0条评论 2013-05-07 17:48: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内容推荐:

作为2013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新任策展人,王春辰的上一本书《艺术介入社会》进行了批评与艺术间反省式的搏斗。而《图像的政治》是一部当代艺术图景的解题之作。拆迁、水墨、文化审查、社会雕塑、观念抽象绘画、意识形态魔咒、格林伯格、鲍德里亚、政治表达、介入生活、艺术乌托邦、现代化欲望之梦、MoMa、CAFA、超有机……王春辰的随笔散射出思考者的警醒,警醒是当代艺术的征状之一。譬如:

当代的艺术不等于当代艺术——这几年下来,经常有人要给“当代艺术”下一个学术定义,以为现代主义之后的混合性艺术就是当代艺术,说了一箩筐,结果也没有将“当代艺术”在中国、乃至在国际的实质说清楚,更没有认识清楚。这个定义不是从众多的书本中演绎出来的,而是来自我们的现实生活。即便是国际,它也明确是来自于艺术对当代社会的再认识、再批评、再否定,也因此才被艺术的话语历史叙述为一种特定的“当代艺术”,而不是一切的“当代”的艺术。

摄影不等于摄影——正像续写当代的艺术史一样,尽管当代的艺术不同于传统,属于断层的艺术,但历史的写作依然要把它们列在一起;同样,今天的那些不是摄影的东西,不过因为使用了摄影媒介,也仍然会被续写在摄影的历史后面,不过是作为扩展了的摄影历史,而不是摄影的摄影。否则,巴特不会出场,鲍德里亚也会羞于说摄影。这些学者是因为了时代的变化,把摄影作为哲学看,把世界当作影像看,这样才去谈摄影作为媒介的特质和意义。

艺术的民主

艺术的民主(2013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解读当代中国艺术之作,一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场观察,一场来自艺术内部视角的反思批判)

编辑推荐:

▼作者200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评论奖

▼2012年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被美国美术馆邀请的策展人

▼2013年掌舵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

▼艺术家先民主起来?还是艺术态度先民主起来?

内容推荐:

想要理解王春辰,最快的路径就是其新作《艺术的民主》与《图像的政治》这两部艺术批评集。《艺术的民主》对当代艺术视野中若干关键字展开了断片式的随笔批评。无处不是入口,无处不是出口,就像鲍德里亚所说,“断片式的文字其实就是民主的文字”, 相信民主的文字更能找到非凡的读者。
(引用)到了现代社会,艺术一再二、二再三地要独立、要本体,又一大步地将艺术的价值凸现出来,使得艺术变化多端、目不暇接,“艺术的民主”终成汪洋大海——没有不是艺术的、没有不可以成为艺术的,而且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这不,“艺术的民主”俨然成立,就像民主是一种制度建设,艺术也在条分缕析、建章立制,分出了各家各派,权力与话语、中心与边缘、行为与结果等等,都无不类似于现实的民主。

著名艺术史家、中央美术学院易英教授:“读春辰的批评集让我们体会到在日常观察中的学术研究。“北京大学著名艺术史家朱青生教授:“春辰的书,是一个年轻学者学术生活的痕迹。” 著名艺术家徐冰对作者的评价是:“他的思维像是灵敏的搜索引擎和健全的处理器,随时解析‘快速变化的艺术风景’,任何苗头都不放过,校正着人们对艺术本质的认知。”

 

【编辑:李程】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