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破局者——姜宝林的“姜氏山水”
0条评论 2013-05-08 13:55:3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杨 列

山水画的破局者——姜宝林的"姜氏山水"

姜宝林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两个姜宝林,一个是徜徉于传统写意花鸟中的大手笔,另一个是打破传统山水格局、另辟蹊径的开创者。”—贾方舟将姜宝林称为山水画的破局者,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当年那个曾经沉迷于民间传统文化与贪婪阅读着阿尔巴尼亚画报的姜宝林,在今天早已合二为一,如今的姜宝林已经习惯用他独有的“姜氏山水”发出“既要笔墨,又要现代”的呐喊。

初识中国画

1942年,姜宝林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体弱多病的他惟一的爱好就是画画。“我们家世代务农,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文化,更别提画画了。直到我们这一辈开始,我的二哥姜宝星从小爱好画画,我也是受到他的影响和培养,才走上了画画这条道路。”他说道。在小学的时候,姜宝林每天背着一块石板到学校上课,爱画画的他当时就在石板上面写写画画。直到上了初中,他遇到了美术老师彭健才真正开始走上了中国画的道路。“当我第一次看到彭健老师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山水的时候,感到无比的新奇和极大的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画中国画。”姜宝林这样描述他第一次接触中国画时的感受。而由于在高中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姜宝林高中毕业后就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当时全国的美术学院只有浙江美术学院招山水班,于是我就报考了浙江美院,结果还算不错,我一考就考上了。”姜宝林的轻描淡写背后却是山水班当年全国只招收5个名额的事实。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年少聪颖的姜宝林得到了众多优秀画家的言传身教。“大学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有顾坤伯、陆俨少、陆维钊三位老师。另外还有潘天寿先生,当时他是美术学院院长,我们都受教于他的国画教学体系、教学思想。这些老师都对我影响深远,甚至是产生了决定我一生命运的影响。”

大学毕业之后,姜宝林被分配到了浙江奉化文化馆,这一待就是十年。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江南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了他。尽管身处一个文化匮乏的年代,爱钻研的姜宝林却通过一切方式贪婪的寻找艺术的启示。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刺绣、画像砖、壁画以及农民画,他都曾沉迷其中;而朋友从日本带来的莫奈、梵高的画册,他整整借读了一年,通过临摹其中的作品来寻求艺术的突破;甚至图书馆里只能允许订阅的阿尔巴尼亚画报也成为他探索艺术形式、吸收西方艺术的启蒙。在文化馆几次创作的成功,激励了姜宝林的专业自信。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