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兽首难称国宝 成被商业绑架的拍卖游戏
0条评论 2013-05-09 09:44:01 来源: 时代周报 

兽首

十二兽首难称国宝 成被商业绑架的拍卖游戏

天价兽首回归,谁是最大赢家?

“你可以不在乎联合国,但不可以不在乎苏富比佳士得,因为只要他们一联手,就可以拍卖全世界;你可以不惧怕上帝和撒旦,但不可以不提防苏富比和佳士得,因为他们一举槌,就可以摧毁所有上天的造化……”

这是作家吴澍在他的《谁在拍卖中国》一书的扉页上写下的文字。

苏富比和佳士得—当今世界最庞大的两个拍卖帝国,至今都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拍卖“双雄”。而它们被中国大众所普遍知晓,则源于近年来一再引起关注的圆明园兽首拍卖,每一次拍卖都牵动亿万国人敏感的“爱国神经”。

尤其是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行在巴黎拍卖鼠首和兔首,引发华人世界抗议狂潮,国内组织了近百人的律师团赴法抗争,但终究没能成功阻止拍卖。最终,两只兽首被中国商人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约2.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竞得,但他之后拒绝付款。

2013年4月26日,佳士得大股东、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中国官方对此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一意愿符合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的原则精神,是对中国人民的友好表示。

消息甫一发布,立刻引发舆论风暴,人们议论皮诺家族这一“不可思议”的行为,究竟是出于何种用意?

因为,当年在中国外交部措辞强硬的交涉下,在民众的抗议和律师团的起诉下,佳士得都没有撤拍,皮诺集团的创始人弗朗索瓦·皮诺甚至扬言“宁可将兽首闲置,也不让它们回中国”,现在突然要无偿“捐赠”,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

已然人声鼎沸,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的一条微博,将讨论带到了更高潮。

在皮诺家族宣布“捐赠”的次日,即4月27日,陈履生发微博称:“圆明园12生肖水龙头只是见证圆明园被外国列强掠夺、焚毁的历史见证,一上拍卖会就被称为‘国宝’欠妥,特别是把外国人做的水龙头称为‘国宝’,更是欠妥,对它们的艺术性应该有一个基于中国美术史的正确认知。”

顿时,关于兽首究竟是不是“国宝”的讨论沸沸扬扬,支持声和反对声难分高下。但就在这场大辩论中,人们渐渐明白,兽首本身可能并不具备那么高的价值,之所以被拍到“天价”,很可能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被商业炒作所利用的结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