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兽首难称国宝 成被商业绑架的拍卖游戏
0条评论 2013-05-09 09:44:01 来源: 时代周报 

圆明园文物以稀为贵

由于是外国人设计,兽首不是纯正的“中国兽”,具有西方特点。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兽首中的老鼠不像中国的老鼠,而是西方的鼹鼠,牛有些像西方的斗牛,而老虎更像西方的狮子,因为西方人认为狮子才是百兽之王。

但刘阳的观点与陈、吴两人截然相反,他认为,兽首是有史以来回归的分量最重、价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圆明园文物。尤其在经过了2009年的拍卖风波之后,兽首承载了更多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感情,如果现在再拍,价格肯定要超过5亿元人民币。

刘阳认为,兽首之所以珍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能确定的从圆明园遗失的文物很少。据他的统计,除了法国枫丹白露宫等博物馆外,全世界能确定为圆明园文物的不过一两百件,再加上兽首牵系着中国人的感情,把它称之为“国宝”一点都不为过。

刘阳表示,兽首回归后应该存放在中国最高级别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而根据他得知的内部消息,兽首已基本内定给国博。他认为陈履生的言论很不负责任,“尤其是当兽首即将回国之际,作为国博副馆长,这样表述很不合适”。

著名清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王道成教授曾近距离接触现存于保利的3只兽首。他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我觉得兽首制作相当精美,牛和虎都栩栩如生,牛的眼睛特别有神。我认为制造艺术水平还是很高的,虽然它只是个喷头,但是相当高水平的喷头。”

王道成同样认为,圆明园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因为现在能够看到的圆明园的文物很少,兽首又是货真价实的圆明园文物,所以自然会附带了爱国情怀。虽然它们是由外国人设计,但当时真正的总设计师是乾隆皇帝,大主意都是乾隆抓的。

圆明园展览馆前馆长谢秀清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整个西洋楼都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巴洛克建筑,原本在郎世宁的设计中,喷泉雕像全部是裸体人身,但乾隆皇帝认为不妥,遂巧妙地用大自然中的动物做成喷泉,除了12兽首以外,还有谐趣的喷泉,是由一鱼二虾十鸭六蛙二狗二羊组成的动物大家庭,而西洋楼的标志性建筑“大水法”前的喷泉则是“十狗逐鹿”,寓意为逐鹿中原。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