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藏家携440套古籍进京参拍 总价值近2千万
0条评论 2013-05-13 16:22:45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牛珍涛

  《钜宋广韵》

  《钜宋广韵》

石家庄藏家前后投入近6000万元收集古籍善本,丰富的藏品吸引了诸多拍卖公司的关注。本月24日,石家庄藏友将携440部古籍善本赴京参拍,总价值近两千万元。

回顾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可谓惨淡,但是,古籍善本板块,先是年中“过云楼藏书”以超2亿的“天价”成交,后是年尾“广韵楼”宋版孤本《钜宋广韵》以3450万元落槌。那么,古籍善本,究竟是是“小众板块”还是一个刚刚被开发出的巨大宝藏?2013年春拍大幕已经拉开,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我省资深古籍藏家,即将携带440部古籍进京参拍的赵无双先生。

价格背离价值尚处于低洼地

收藏古籍善本,就石家庄而言,赵无双算是涉入比较早的,至今近20年了。回忆起当年的古籍善本价格,他直言:“太便宜了,有些都是打包买的。打个比方,清代的"榆园丛刻",现在每册的成交价都在2000千元至3000元了,而十年前的价格是每册100元左右。短短十年间,这类古籍的价格基本翻了几十倍。而明清内府本、精刻本以及有精美版画的,其增值幅度更大。”

他拿今年送拍的一部古籍善本举例:“比如说这套《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就是清代同治年间的内府写本,用的纸张也非常讲究,为开化纸(注:产自浙江开化县,清代最名贵的纸张。),内容与同捻军打仗有关。第一次上拍是2002年,共21函105册,以71.5万成交。2008年,《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中的一函五册二次现身嘉德拍卖,以61.6万元成交,这与当初藏家购买21函的价格只相差10万元,增幅超过2002年成交价折合一函的17倍。2011年,嘉德《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最近一次上拍,一函五册以115万元成交,10年期间增值33倍。而今年春拍,中国书店亦将同时推出这套书,估计成交价将突破160万元。”

对于记者“古籍善本价格是否过高,风险是否过大”的担心,赵先生表示:“说实话,古籍善本现在的价格尚处于低洼地,远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民国期间,一部刻印俱精的古籍,市价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块银元,按照当时的购买力,都够在北京买几套大宅子了。再同古代书画相比,宋元书画,凡上拍场,动辄上亿,而宋元古籍,其信息储存量、文献价值远远高于一张画,但价格往往才是古画成交价的一个零头。所以,我认为,古籍善本的增值空间很大,势头依然强劲。”

精品沉淀市场必然追高

“目前,搞古籍善本收藏的藏家队伍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包括我们河北,以大手笔进军古籍善本收藏的大有人在,资金投入甚至以上亿来计算,这样一来,市面上的精品逐渐沉淀在一些大藏家手里,不再流通。拍卖行只能从日本、美国、朝鲜、新加坡、越南等地征集回流,并逐渐陷入征集难的困境。这一点,从今年各拍卖行春拍的拍品情况就可以明确看出拍品数量少了,质量相比去年也差了不少。”

在市面上流通的精品古籍善本少了,必然会刺激藏家的购买欲望。赵先生介绍说,他已经得到消息,今年嘉德春拍将推出一套宋版古籍,大概有三百叶(注:古籍善本术语,指两面。),这套书早早就被全国各地多个藏家盯上,都势在必得。“这样,嘉德这套书的价格必然会被追高。”

赵先生介绍说,近几年,追逐精品已经成为古籍善本收藏的最大特点,在拍场,经常有藏家为了得到一套心仪的古籍,连着叫上十几口甚至几十口。“古籍善本的增值幅度实在太大了,今年你没有买下来,等到明年,如果这套书再出现,价格可就又要涨上几成了。”

书海浩渺四种古籍值得关注

据赵先生介绍,目前,在石家庄搞古籍善本收藏并且稍有些规模和档次的,大概有50到60人,这些人已经陆续投入6000万元左右,在全国业已形成较大影响,每年的大拍前,都会有各大拍卖行的人到石家庄来征集拍品。“都是朋友,还得支持。”赵先生笑着说。

对于新入手藏家,赵先生建议从以下四种古籍善本入手。

1、宋元版。赵先生建议,若藏家有雄厚资金基础,可以考虑从高端入手,那就是直接竞拍宋元版古籍善本。“在文物界有个规定,只要是宋元版古籍,一律为国家一级文物;元代以后,明代隆庆年以前的古籍善本为国家二级文物。”其实,宋元古籍,在明初的时候已经成为藏书家竞相收藏的目标,并出现了仿刻作假的情况,及至到了清代,宋元版古籍善本更是受到诸多藏家的热追。如被誉为清代四大藏书楼的皕宋楼,就是因藏有宋刻本200种而得名。

2、武英殿本(又称内府本)。这类书籍因是要呈献给皇室人员阅读的,所以对于字体、开本、纸张的要求都很严格,武英殿本刻书质量高,开精写、精校、精刊之风,且刻画和套印技术超越前人。换而言之,这是专供皇家的书籍,所以,市场情况一路飞涨。

3、清三代精刻精印的馆阁体古籍善本。清初至乾隆有一种馆阁体的写刻字体,其中以“林佶四写”最有名,是康、雍、乾三代最精美的写刻,也最能代表清刻之美。这类古籍因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比较受市场的关注。石家庄一藏友曾在2001年以4600元购入《字鉴》一部,手书上版,刊刻精良。据赵先生分析,参照目前的成交纪录,这部书目前的价格已接近50万元,增值逾百倍。

4、文集类。赵先生介绍说,中国古籍共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别,因集部多系文人自行刊印,所以对于刻工、校对、纸张的要求较高,且发行量不大,并具有较强的文献价值,所以,近年来的市场关注度也相对较高。而经部、史部、子部的古籍刊印量较大,且质量良莠不齐,故增值幅度相对要慢一些。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