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良:岭南砖雕艺术品渐成收藏新宠
0条评论 2013-05-21 11:44:25 来源:新快报  作者:何裕华

何世良:岭南砖雕艺术品渐成收藏新宠

图片资料

组建砖雕工作组挽救濒临失传工艺

不过,何世良告诉记者,目前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非《吐艳和鸣壁》,而是位于粤晖园内的《百福晖春图》。“福禄寿自古并称,浑然一体,因而在《百福晖春图》中也是按这三部分来创作:居中为金壁主全,以‘福’为旨;左右分别以‘碌、寿’为旨,篇幅略短,为主体之辅。三部分内容上既有一定独立性,又以‘福’统率意趣,整体十分浑成。”

虽然,目前国内的专注砖雕的工艺人并不多,但不同地域的砖雕也呈现着不同特色。岭南砖雕以细致入微,变化多姿著称。“‘挂丝砖雕’在《百福晖春图》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线条规整而文流畅自如,仔细如丝,而且,工艺难度的增加也让其价值更高。因雕幅面积甚大,为克服平板之弊,该壁将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以让雕体‘突’出来,以达到前所未有的立体视觉效果。”何世良说。

雕制巨型作品时,何世良往往一站就是十多小时,虽然他乐在其中,但也深感以一人之力为岭南建筑锦上添花实难真正做到工艺传承。于是,他于数年前组建了砖雕工作组,每周定期授课,毫无保留地把砖雕技艺传授给徒弟们。经过培训,组员的砖雕技巧不断提高,队伍不断壮大,人数最多时曾有50多人,个别弟子的技术水平已经很纯熟。

此外,为了加强砖雕的影响力,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砖雕,他更受禺山高级中学邀请进行了关于砖雕艺术的演讲。然而,何世良表示,砖雕是一项体力与脑力均需高强度劳作的活,让人遗憾的是很多年轻学徒都怕闷怕辛苦而半途而废。何世良表示,兴趣、毅力、勤奋、天分、悟性,甚至缘分等因素缺一不可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砖雕艺术家。

目前所见的岭南砖雕,不但是艺术品也是文物

记者:为什么砖雕能成为艺术收藏品?

何世良:在雕塑中,最具中国民俗艺术特点的就是砖雕。用砖作为雕塑的材料,在中国源于汉代,汉代的画像砖不仅富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而且是中国文化现象中所特有的,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雕塑艺术作品。这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但研究中国文化艺术史的学者们,对这一现象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记者:是因为不重视以致砖雕艺术传承人稀少?

何世良:这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相比起牙雕、玉雕等,砖雕是一项苦力活。要在松脆的砖坯上把诸如“八仙过海”、“包公断案”、“太白醉酒”等,或是“水浒”、“三国”的故事雕出来,并非一件易事。雕刻起来粉尘很大,而且材料极难把握,稍不留神,就会将砖块损坏,因为每块砖的制成泥土和烧制温度不同,它们的硬度、脆性也极不好把握,经验在砖雕这一行中很重要,要有手感,这个手感需要时间的积累。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