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是2013古董珍玩专场综述
0条评论 2013-06-09 11:15:2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北京传是2013古董珍玩专场综述

北京传是2013古董珍玩专场综述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较细,故予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追溯起源,是吸取了宋代流行的一种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扶手椅并加以改进而成的。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椅子在宋画中一再出现,只需把两侧的扶手降低一些,其大貌就很像明代广泛流行的玫瑰椅。为了轻便适用,小型的椅子不需要有脚枨,而扶手的下降,更是合理的改进,免得把坐者的两肘架得过高以致感到不舒适。之所以称之为“玫瑰椅”,一说是那个时期文人士大夫遵从“玉文化”,故取“玫瑰”二字 ,两字均为斜玉体(不是“王”字旁,是“斜玉”旁)。另一说法是在南方,称这种椅子为“美鬼椅”,因为坐上去很舒适。南方人称“鬼”有时是昵称,如称小孩子为“小鬼”。但是北方人不知道这种称呼,所以传到后来便成为“玫瑰椅”了。此对黄花梨透雕玫瑰椅背板通体透雕六螭捧寿纹。靠背扶手内设横枨,枨下安双套环卡子花,枨上居中安装透雕的螭纹花板,椅盘下安浮雕螭纹券口牙子。整体造型张驰有度,有简有繁,恰到好处地将雕刻艺术融入到玫瑰椅舒展有序的造型线条中。且该对玫瑰椅虽为具有优美花纹的黄花梨所制,但在后背板和扶手上遍布了透雕装饰。所刻纹饰虽满而不密,且所用纹饰螭纹为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古朴雅拙,与简洁、质朴的造型合二为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怀古幽情!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是明式家具常见的一种椅子式样。参阅:1 《古家具收藏鉴赏百科》P90。2   1996年3期《故宫博物院院刊》之《古代的椅和凳》第30页图十三3  Muse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Ming:l’Age d’or du mobilier chinois.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Furniture,Paris,2003.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明•中国家具的黄金时期》巴黎,2003。4   Grace Wu Bruce,Ming Furniture,Hong Kong,1995.嘉木堂《嘉木堂中国家具精萃展》香港,1995。5   黄定中着《留余斋藏明清家具》页102-103图20

沉香产于海南、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为名贵香料,可入药,其脂膏凝结者,入水能沉,故名“沉香”,自古为世人所重。明清之际文人寄情于山水,崇尚自然灵性之美,沉香木笔筒兼具养生与文玩的双重用途,为当时社会风气的具体反映,其风尚亦流传至今。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