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之美,极致“釉”惑
0条评论 2013-06-18 11:39:18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方翔

明宣德 红釉敞口盘《大明宣德年制》款 22cm

明宣德 红釉敞口盘《大明宣德年制》款 22cm

名家珍藏夺人眼球

近代以来单色釉瓷器的藏家主要在日本和欧美。日本人的传统美学受宋代风尚影响甚深,因此爱屋及乌并不让人奇怪,而欧美藏家钟爱单色釉瓷器和他们接受的现代美学教育有关,宋代是单色釉瓷器烧制的高峰,器形以简约为尚,追求单纯的釉色与线条,有文人之风,和明清官窑追求的矫饰奢华风格大异其趣,而现代主义中的简洁、色块主义对造型和色彩的取舍,与宋元单色釉瓷器的釉色、纹路、器形颇有共通之处,因此在上世纪中期颇受藏家喜爱。

瓷器“黑马”异军突起-单色釉拍场备受追捧

单色釉瓷器虽没有繁复的花纹,但色调及器形清素淡雅、纯净细腻,别有韵味。如果说粉彩是皇家富贵的彰显,单色釉瓷器则有高雅文士的气质。当追捧清三代官窑彩瓷之风一吹而过之后,单色釉瓷器则在波澜不惊之中成为拍场“宠儿”。

宋代珍品拍场天价

在中国古代瓷器史中,宋代堪称瓷器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定窑、钧窑、官窑、哥窑、汝窑五大名窑,宋瓷以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无论从质量还是品种来说,宋瓷都堪称中国瓷器中最顶尖的代表,宋代的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釉下彩绘都当之无愧为个中极品。

宋瓷存世量极为稀少,加上资本炒作及古陶瓷交易监管等种种原因,真正能够交易的宋瓷少之又少,宋瓷价值之前也没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钟景恩认为,如此罕见的瓷器是游离于市场环境之外的,其高价成交对于相对平淡的瓷器市场是个孤立事件,珍贵的拍品见一次少一次,很多藏家都抱着“这次不买,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出来”的心态去购买和收藏此类艺术精品。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只官窑洗,成交价为2200万港元。该官窑洗此前为日本藏家收藏,流传有序,被香港知名收藏家徐展堂斥重金收入囊中。2008年4月,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3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的宋瓷拍卖世界纪录。

汝窑是中国瓷器的巅峰,全球遗存的79件汝窑几乎全为世界几大博物馆所藏。2012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拍卖世界纪录。

综观目前的汝窑瓷器拍卖,虽然价格惊人,但业内人士很少买账,因此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不被市场认可的。只有5次拍卖结果被市场认为是汝窑拍卖的标志,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在1992年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汝窑盘以154万美元成交,其乃美国收藏家斯蒂芬·君尼库克三世的旧藏,最终为香港藏家区百龄购得。另外一件汝窑盘残件,经过火烧,口沿损减,2006年在纽约佳士得以6万美元成交。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