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沉香雕山水人物纹笔筒 口径 10.1cm 高 9.7cm
此笔筒,以沉香随形雕就。筒壁浮雕山水人物主题。远山层叠杳渺,平土纵横万里。近处山石之间,有松柏苍劲挺立,有茅屋隐现随意,老者骑驴,童仆紧随,游走自由。中国古人用香起于春秋战国,经秦、汉、隋、唐的发展与完备,终于宋、元、明、清达至鼎盛。在众多香料中沉香又堪为拔萃。沉香为香料植物中含有树脂的木材。主要分布于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区。树高约30-40公尺,当树体表面或内部形成伤口,树脂便会聚集于伤口周围,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即成为可使用之沉香。沉香形成通常需要数十年时间,质地坚硬、沉重,任何形态的沉香皆可沉于水,此即沉香之名的由来。沉香颜色依等级可分绿、深绿、微黄、黄、黑,随树脂颜色不同,燃烧时所释放香味亦有不同。一方面由于其形成历时久,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形成过程经历化腐朽为神奇的新生,沉香故而被誉为“众香之王”。沉香之中凝聚着一种源出天地轮回的灵性,这也成就了它肃穆庄严的内在品位与个性能量。沉香在佛教中被用于比喻高尚的德行、修行的境界及佛国的庄严,成为崇高的礼佛之物;在文人书房中沉香则以琴棋书画为伴,成为个人修为的怡养佳品。沉香自古名贵,用作工艺品原料更属稀珍。明、清两代,宫廷皇室皆崇尚用沉香制成各类文房佳器,但由于沉香木珍贵且多朽木细干,用之雕刻,少有大材。观之,此件选料精良,随形潇洒,闻之香气宜人。保存完整。
清嘉庆 青白玉雕兽面纹铺首方瓶 高 17.7cm
方口,束颈,斜肩,扁腹,方圈足挺立,底部阴刻“嘉庆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颈部左右雕铺首双耳,兽面圆目,环系套圈。口沿阴线回纹一周。颈部、腹底分刻仰、俯蕉叶纹上下互应。腹部采用浅浮雕工艺,前后兽面长目隆鼻,左右云斧,如意状貌。周知玉器工艺发展至乾隆,卓绝一时,嘉庆一朝各类工艺制品,风格、水准皆基本承袭乾隆。此瓶,白玉雕成扁瓶形貌,采用多种工艺结合,碾磨雕琢均谓精工,整器线条明朗,层次明晰。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