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
规定政府不参与鉴定评估活动
在北京文化局公布鉴定试点单位后,在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什么选择这5家单位?
年前文化部针对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发文:为研究艺术品鉴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艺术品市场,根据《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统筹考虑各地工作基础,经研究,文化部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陕西等五个省(市)开展艺术品鉴定管理试点。
文件显示,建立试点单位主要是出于研究艺术品鉴定、评估等艺术品市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规范艺术品市场秩序,鼓励发展画廊等一级市场,引导理性消费,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为我国艺术品市场立法奠定基础。对于试点单位的建立,文化部也要求试点省(市)文化厅(局)要成立试点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政府部门不参与鉴定、评估活动,2013年12月30日前将试点进展书面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
北京市文化局在采访中表示,政府支持试点单位的探索,但政府并未参与艺术品鉴定,真正做鉴定工作、建立档案库的是试点机构。
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举步艰难
2013年2月,新疆广汇集团实际控制人孙广信将价值35亿元的70幅书画收藏作价计入公司注册资本引起轩然大波,该70幅书画的鉴定机构为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此前,艺术品鉴定评估主要由文博机构、艺术家本人、拍卖行、艺术机构来进行,以市场公开数据为基础,还有经验值的配合。在国外,艺术品鉴定评估的工作很早就已经展开,苏富比和佳士得更是其中的翘楚。
此前,在艺术品鉴定评估方面文化部也做出多种尝试。2006年,文化部成立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现今该委员会已经脱离了文化部,处在名存实亡的状态。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拍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双舟曾经参与该委员会的工作,他觉得委员会在鉴定评估方面还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尤其在银行的艺术品抵押方面,对于现在的试点单位,他觉得多元化模式是可取的。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