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闹“钱荒” 或将波及典当行?
0条评论 2013-07-03 17:18:39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刘文昭

典当会面临什么

对于银行的这次“钱荒”,典当业人士表现出了一种乐观情绪。

北京京盛典当行总经理王贤军认为,银行流动性短缺所导致的贷款难,很可能会为典当行带来一次难得的机遇。由于短期内银行资金紧张,会导致一些借款额度不大的客户向典当行进行融资,会让典当行的业务短时间内总量提升。

还有典当行业内人士更加乐观地表示,随着“钱荒“的爆发,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加权平均利率飙涨至13.881%,隔夜回购最高成交利率达到30%。与这一数字相比,典当行的利率可以说是“亲民贷”。尤其是典当行自身的融资效率也是银行所无法比拟的,快速便捷、急人之所急的特点将在这一次的“钱荒”中完全体现出来。

这种预判不无道理,但前提都是“近期”,中长期呢?无论自愿还是被迫,如果银行的资金进一步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流向中小企业的话,各类非银行的融资机构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副行长金学良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但不是死题。其实最近以来,银行已经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业务的倾斜力度,担保、小贷等机构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下一步,如果这种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典当等融资机构面临的情况无疑会更加复杂。

王贤军也认为典当行业会面临挑战。由于典当行本身的特性,典当借款期限一般都是六个月以内的短期融资。即便近期典当业务量有所增长,但如果银行流动性紧张的情形不能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观,则会导致典当行业面临与银行流动性一样的风险,只不过是资金规模要比银行小而已。典当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的股本金,如出现流动性风险,典当行面临的局面可能比银行面临的局面还难,只不过社会影响力小而已。

尽管银行的“钱荒”在近期可能为典当带来利好,但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副教授汪其昌却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对于典当行而言,必须注意风险防范。在对抵押物估值的时候,也许很多抵押物的估值现在是合理的,但是由于典当行对贷款企业所在行业的不了解,在出现绝当后,发现抵押物虽然价值仍在,却很难变现,导致了典当行手中的抵押物“空有价格,没有价值”。这种现象也会给典当埋下隐患。

还有学者分析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从表外业务转向实体经济以后,无疑会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对包括典当行在内的社会融资机构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银行这个庞然大物认认真真地对待中小企业,典当、小贷如何招架得住。

还有一种判断截然相反。有分析认为,现在诸多中小企业由于环境影响,加上不能顺利得到融资,其经营活动已经萎缩,有些企业甚至处于“冬眠”状态。从总量上看,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是典当、小贷能够满足的。而银行如果真的能够加大倾斜力度,将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焕发活力,只有这样,经济才能更加活跃,企业才有更加旺盛的融资需求,典当、小贷的业务也才会有实质的提升。

尽管社会融资行业未来的一些走势还不明晰,但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思路将不同以往,货币总量将被更加严格地管控,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其次,这样的方向必将影响到各类社会融资机构,作为典当企业,即便目前的业务量有所提升也是暂时性的,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都可能随之而来。只有未雨绸缪,应时而动,形成特色,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才能在大环境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