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繁华之都!——艺术界对纽约的“背叛”Pt.4
0条评论 2013-07-08 09:37:15 来源:GalleristNY 作者:Michael H. Miller(马姗姗编译)

(Photo by David McNew/Getty Images)

(Photo by David McNew/Getty Images)

他最出名的举动就是拍摄他自己在一个笔记本上写那句“I will not make any more boring art(我不会再做任何无聊的艺术了)”,然后他将1996年之前的作品全部火化了。(“我不需要它们”,他告诉我。)他叹了口气,说洛杉矶以外的每个人都说洛杉矶的艺术家是“lotus-eaters(希腊神话中吃了忘忧果的民族)”。他把懒惰当成一种修辞,只是为了证明他偷偷地比别人都聪明一点——因此他不该被忽视,但他又不需要你的赞美。不像是其他住在西海岸的艺术家(比如Kenneth Price 和 Jason Rhoades那样的人,长期以来未有收到他们赢得的赞誉),Baldessari 先生则在几十年来都十分明确艺术世界作为一个生意是如何运行的,还有艺术家是如何被看作商品的。(他当时从MoCA辞职就是因为Schimmel先生的离去,还因为那个博物馆在宣布筹划一个关于迪斯科的历史的展览时表现出他们今后要走的创意方向。)

“有些艺术家,我想我们知道他们是谁——我们谈论的是那些有着显赫身份的妻子的男人,他们做有威望的艺术,”他说。“在威尼斯双年展的某个展览上,Eli Broad给我介绍了这么一个人,一个俄罗斯亿万富翁。他对我说的第一件事是,‘我拥有你的作品中最昂贵的一件。’所以我自然很好奇那会是哪一件——然后他并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所以他就给他太太打电话‘你能描述下我们的那一件吗?’她回答,‘呃,它在我们纽约的公寓里,挂在大厅里’,这就是她能说出的一切!这跟艺术没关系。这就是拥有一件真的很贵的东西。”

“你能忽视这种事情?”我问他。

“呃,就像你忽略癌症,”他说。我呵呵一笑,但他没有。“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忽视它。但不去细想就行。“

洛杉矶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少一些地区性。Baldessari过去常常告诉他的学生说,如果他们想把当艺术家作为职业,他们就必须搬去纽约。过去这么做确实是可能的,即便没有一个整日的工作或一个信托基金。

“在这里,艺术有的时间,在纽约已经不存在了。”Sam Falls说,他刚刚从纽约搬来洛杉矶。他并非唯一一个这样做的年轻艺术家——Jacob Kassay,David Benjamin Sherry和Matt Sheridan Smith 都是新的移民。“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你能得到一个空间或拥有一个圈子,但是我想现在在洛杉矶,这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概念。这里对商业上的成功的期望会少一些。”而且缺席,以Falls先生的话来说,是纽约的“社交之罪(social guilt)”,所以强迫你不得不无所不在。“你懂的,出门去见个朋友就得花一小时,”他说,“你也许也得花30分钟去参观一个工作室,得待一会儿。”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