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藏界中有“美第奇”家族吗
0条评论 2013-07-12 09:33:29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赵芃

李铭 李铭、李慧娜父女喜好不同,父亲收藏紫砂,女儿偏好当代艺术

李铭 李铭、李慧娜父女喜好不同,父亲收藏紫砂,女儿偏好当代艺术

上海有很多像周艟这样的收藏家庭。

李铭是紫砂壶收藏名家,此前曾经做钢材贸易,因为工作太过忙累,身体很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不得已慢慢从生意中退出来,交给太太打理,自己跟朋友们喝茶聊天去了。他也是从那时起跟朋友玩起杂项的,瓷器、石头、盆景他都收过。做收藏之后,他的精神状态一下子变得很好。

由于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喝茶聊天,再看到台湾人藏的精品紫砂,他决定专于此项。彼时紫砂很便宜,便于新手入行,他开始大量买进。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藏在香港、台湾藏家手中的紫砂开始回流,李铭那时候买得最疯。台湾一位大藏家的藏品几乎被他悉数收入,景德镇大师的作品很多也被他搬回了家里。90年代,上海只要做紫砂壶展览,策展人都会找到李铭。“《紫砂风云》那本书上最经典的东西基本上都让我给买回来了。”李铭难掩自己的得意。

他后来应朋友之邀在古玩城开了个小门店,结果东西一摆出来就留不住了。很快,嘉德三番五次劝他拍卖。当时国内拍卖行还没有拍过紫砂,学术上也有诸多空白。顶着不少大师反对的压力,李铭决定一试。毕竟从西方的经验来看,拍卖行对艺术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2007年末,他带着在上海大学读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女儿李慧娜一起整理资料。由于内地的拍卖行、舆论界对紫砂都缺少专业评价,专家难寻,父女俩请来台湾《典藏》杂志一起来整理资料,从学术角度定位、定价。那时候市场远没现在好,但因为入手价格不高,他仍有得赚。

总结自己多年的收藏得失,他从女儿第一天做收藏开始就一直给她灌输两点理念:一是起点要高。要买自己喜欢的好东西,不需过多考虑价格。二是不要轻易卖掉,收藏不是做生意。他自己当年确实把收藏当成投资在做,如今这种考量淡了很多。他希望女儿能安安心心地做一个藏家。“这绝不是人们想象的有钱就能做的事情,要学的东西非常多。这些年我都会在资金上支持她。”

我和李慧娜约在司南公馆的英国茶室见面。她说话轻声细语,温文尔雅,刚刚29岁,就已经是一双儿女的母亲。

李慧娜目前收藏得最多的是徐冰和蔡国强的作品,还有刘溢、赵尔俊和向京。第一次听人推荐徐冰,她觉得匪夷所思,不明白自己这个艺术专业出身的人为什么看不懂很多人都叫好的作品。一次去看北京嘉德预展,她较劲地在徐冰的《新英文书法》前面站了30分钟。一瞬间,她忽然感受到画作里表达的思想由阻断到重组再到另一种开阔的过程,醍醐灌顶。“原来艺术是这样玩的!”她开始兴奋地查阅许多徐冰的资料,又在台湾花1000多万拍到一幅徐冰的作品。

李慧娜把收藏确定为自己一辈子的事情。她做IT行业的丈夫也受其影响开始留意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她甚至还为自己两岁半的儿子买了一件村上隆的版画作为他的收藏挂在卧室,期望他长大后也能继续喜欢和收藏当代艺术。

但她不准备跟着父亲继续收藏紫砂。“我们这一代的生活被太多的新鲜事物冲击。我们物质生活很好,但我们需要批判和反省,需要精神上的引导,当代艺术能为我们提供这种引导。”

李铭也常陪女儿看当代艺术博览会,去拍卖场,他会半玩笑地对女儿说:“等哪一天我挂了,我的东西你给我留几件吧。”

吴文星与李慧娜是校友。生于1979年的吴文星现在是上海艺术界的活跃人物。由于专业扎实,艺术鉴赏力强,上海的一些画廊老板和拍卖行的负责人都要时常听听他的见解。

吴文星是家里的第三代藏家。他祖父是上海滩旧书业的传奇人物吴青云。上世纪30年代,吴青云在襄阳路和南昌路路口开了进德书店。1956年公私合营,进德书店被合并入上海古籍书店。在几十年经营古籍书店的过程中,吴青云收藏了大量中外古籍精品。钱君匋、刘旦宅、丰子恺、巴金、汪道涵等人需要查阅资料时都会去找他。

吴文星的父亲经营着几家体育产业的公司。他做收藏开始于1997年。他专注于玉器收藏,至今已经积累了将近800件藏品。

吴文星自幼与祖父同住,小时候常常见到画家到家中做客。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就到少年宫学习画画,高中时进入美术专业院校学习。大学毕业后,吴文星开始买入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他不是很关注父亲收藏的玉器,收藏的主要是当代艺术,目前持有的当代艺术品已有150件左右。他也收藏高古瓷器和少量书画,后者是源于祖父的影响。

他将自己收藏的当代艺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35岁到45岁之间的中青年艺术家,比如德国年轻艺术家Christian Schoeler、比利时艺术家Christophe Demaitre;第二类是成熟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和转型期作品,比如李山政治波普系列的第一张《mao》,刘炜、草间弥生的早期画作。“早期作品还没有受到市场的干扰,最原始、最纯粹。”第三类是当代水墨,这种形式在材料上延续了中国传统,又运用了全新的构图方式。他收藏的当代水墨包括梁铨、仇德树、谷文达、邓国源等人的作品。

前不久祖父逝世,吴文星和父亲整理了家中堆满了两个房间的古书,将依照老先生的意愿捐献其中一部分。祖父和父亲的收藏仅仅是藏,很少出让,但吴文星不避讳自己会出让自己手里的一部分藏品,目的是以藏养藏。10年下来,他已经做到了以藏养藏,不用担心今后看好一幅作品拿不出钱来了。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