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哥一家朝不同
至今还有一种说法称,时至今日哥窑窑址仍未发现。
黄金源则表示,“其实,哥窑的窑口早被发现,只是你不承认这就是哥窑窑口。”因为这些窑口挖出的瓷片上是没有“铁线金丝”,所以误以为就不是哥窑窑址。
明确记载哥窑就是宋代官窑在元代的延续的一个史料,是明代高濂撰写的《遵生八笺》记载:“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窑在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这里明确了官窑与哥窑的产地与瓷土都一样,不过宋朝是官营的就叫官窑,元朝私营的就叫哥窑。
“这一文献明确记载,哥窑窑址就在杭州凤凰山下,如果用‘铁线金丝’的实物去验证哥窑窑址,是永远也不可能找到。”黄金源说。
所以黄金源得出结论:官窑和哥窑其实是一家,只是朝代不同。为记录这一发现,他还作了一首诗:白胎官窑是顶峰,官哥一家朝不同。开门不见哥哥面,铁线金丝困惑中。
黄金源进一步解释称,到宋末元初,元兵南下,占领了杭州的官窑。元政权要取代南宋,必然会派人接管旧朝的各个机构,修内司也是必然会被接收,但名称会更改。当元军攻占杭州的时候,宋朝还没有完全灭亡,还在抵抗中,而修内司窑是继续生产的,但生产性质已转为民窑。元朝宫廷用瓷制度为贡瓷(详见黄金源品瓷系列报道之二),也就是宫廷用瓷就得上贡,不用的时候民窑自己去卖,形成官搭民烧的关系。
这时期杭州凤凰山出产的瓷器就不能叫官窑,只能叫老虎洞窑,但汉人口音有些忌讳,老虎有老是苦的谐音,且老虎又是百兽之王,是大哥中的哥哥,因而称为哥哥洞窑。
有人也许要问,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的老虎洞窑不是已经发掘了吗,为什么找不到哥窑的影迹呢?
黄金源说,南宋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在当时,如果有瓷器打碎了,瓷片都要深埋,不让外人看。而哥瓷因为是民窑,其次品瓷器不用深藏,散于土面。
在老虎洞窑之所以找不到哥窑器,第一个原因是哥窑已经是私窑,次品瓷片不用深埋,散于土面容易毁灭。第二个原因是受了传言的误导,按照哥窑“铁线金丝”样子去找,就算翻遍整个地下也找不到哥窑的次品瓷片。
哥窑在元代分为新哥和旧哥
根据文献记载,对哥窑还有另一种解释是,在南宋末年,烧窑者章生一被抽到京城烧窑,烧至元朝,因此有哥窑之称。不过,黄金源认为,南宋和元朝有较长时间的对峙时期,在元朝官搭民烧的时间应该是称旧哥窑,直到元朝统一中国把朝廷用瓷转到景德镇后,大量烧出元青花、枢府窑与太禧等官用瓷的时候,此时哥窑全为民窑,应该称为新哥窑。
同样是在元朝末年的《至正直记》所述:“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
黄金源认为,这一记录明确了几个问题:一是发现新哥窑器的时间;二是发现新哥窑的地点在杭州的市面上;三是暗示了新哥窑瓷很像旧哥窑瓷。
而在明代曹昭撰写的《格古要论》也称:新哥窑是元末新烧。在这里也给出一个明显界线,新哥是元朝把宫廷用瓷全部转到景德镇时所烧的。新哥是民窑,不是贡窑也不是官窑,因而在市集上见得到。
黄金源认为,之所以在哥窑器身上制作“铁线金丝”,就是制瓷者为了打造品牌,赚更多的钱。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