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走过行为艺术的人
0条评论 2013-07-23 15:17:41 来源:光明日报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

在平日的生活现场,偶尔总是会看到一些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而进行表演的人,说是表演不如说是模仿的雕塑,但说是雕塑似乎又拔高了很多,因为他们只是在脸上和衣服上涂满了青铜器的油彩,戴了一顶俗称为“瓜皮帽”的行头,再佩一副无镜片的圆框眼镜,于是在某个被称之为古街旧楼的地方一站便堂而皇之地称为“行为艺术”了。

那么,真正的行为艺术又是怎样的呢?英国作家詹姆斯·韦斯科特撰写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将会一一告诉我们答案。至于具体的行为艺术是怎样的,就需要我们自己去用心体会了,但不管懂或不懂、理解或不理解,真正的行为艺术就在那里,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生命里……

阿布拉莫维奇出生于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一个共产党员家庭,成长于铁托的自由主义统治时期。由于从小跟外婆一起生活而疏于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阿布拉莫维奇一系列叛逆而不同常规的举动和想法,以求得到父母和亲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逐渐形成了既开朗又孤僻的性格。

阿布拉莫维奇天生具有一种过度夸张表达伤痛的表演塑造能力,总是要求自己表现得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却常常是孤独和痛苦的,因此,她开始寻求借由外界的关注以求达到对自己价值的认可。可以说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的源起就是为了寻求关注,更是为了从关注中建立足够的价值自信,而同时她的行为艺术的表现力本身又是诱人的,就像她本人的魅力一样不可阻挡。

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进步艺术团体OHO“艺术基于纯粹的理解”的影响,OHO对待自然物体的新模式与艺术拉回生活的先锋思想,为她和“六人小组”在精神上提供了新领域。正如OHO宣言中写道的那样,“客体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接受客体的存在方式来接近客体的真实性。但客体究竟像什么?我们对客体的第一印象是客体是安静的。然而,它们能提供一些东西!”

在阿布拉莫维奇后来的行为艺术生涯中,她始终坚持着这个纯粹的理念,不管是一个人的作品还是两个人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是安静的,但对于观众来说,这种安静却具有挑衅性的杀伤力,更有一种诱发原始能量的推动力。

不管是生气还是发怒,人们都不得不承认确实真的被吸引了,阿布拉莫维奇和她的作品让观众的视线无法移开,这使得观众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了她表演的一部分,但焦点却永远是她和她的作品。阿布拉莫维奇自称为“行为艺术的祖母”,正是源于这份自信。

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开始于贝尔格莱德,但真正的成熟和发展却是在她28岁离开前南斯拉夫赴欧洲游历期间。她的作品表现了欧洲的艺术思想和人文情怀,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同样也是她表达的范围。在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中,《节奏》《空间关系》《海上夜航》和《情人·长城》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尤其在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里,有一个人至关重要,他就是乌雷。

他们在一起共同创作和生活了13年之久,可以说阿布拉莫维奇的经典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里完成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却是“成也经典,败也经典”——在1988年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中国长城共同表演完《情人·长城》之后,他们的爱情结束了,从此以后阿布拉莫维奇开始单独表演。同时,这里必须要再单独说一说《海上夜航》,因为这件作品前后表演了99天,长期的绝食和禁欲直接导致了他们感情的危机,在这件作品上的一些艺术观念的分歧,更是加剧恶化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情人·长城》成为了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阿布拉莫维奇是一位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不管是艺术生涯还是旷世的爱情。“她将自己与艺术融为一体,她挑战身体和精神的极限,她的作品癫狂、痛苦、梦幻、令人毛骨悚然又过目难忘”,她是成功的行为艺术的典范,但她又是孤独、痛苦、自由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 【英】詹姆斯·韦斯科特著 闫木子译 金城出版社。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