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对话吴震寰——风格与信心
0条评论 2013-07-23 14:56:5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吴:有具体清晰形象,笔墨线条的呢?

刘:这种也很好。就是看你自己,就重要的一点,你抓住你的个人的形象就不要放过,要一直做下去,越来越深入。

吴:就是一定要往深里走。

刘:对,一定要往深里走,一定不要经常变,不要这两年我画这个样,过两年我又变了。

吴:这个你不用别人打倒你,你自己就把自己打倒了。

刘:对,没错,真是这样,所以个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个人风格建立起来,因为一个画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有个人风格。

吴:就是要有自己呵,一个艺术家,一定是有自己,你一定是先属于你自己的。才是属于时代和民族的。同时你还具备一个国际和历史的视野和品质,你才可能是一个(好艺术家)。

刘:其实如果创造了自己的风格,跟别人的距离拉开,它就是当代的。因为它是创新的嘛!不一定要跟着西方跑才叫当代。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当代,就像我们过去,我是亲身经历记得很清楚,过去中国弱,自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把中国整个的打垮,结果自信心也丧失了,完了之后就跟着西方跑。跑了半天都是人家来说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自己一点地位都没有。现在这个国家富强了,全世界的眼光都聚集到中国来。要是没有自己的文化,他(西方)就笑你是暴发户。所以说现在的文化复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西方已然注意到现在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他们注意你了,你才可能有影响力。所以说以前中国的文化是边缘文化,我以前在美国好几个学校教过书,你问他中国文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有一个孔子。除了孔子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有汉学家他们对中国的老庄思想很向往。一般的人根本不懂中国的什么文化,所以现在大家的注意力慢慢集中过来了,那你就变成国际性的了。以前的那国际性都是跟着西方跑,那是什么国际性。

吴: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些我们非常尊重的老先生,是有点遗憾。包括刘海粟、弘一法师等等都是很了不起的人,但是都好像没有跳出这个圈子,要么就学西方的印象派,要不学野兽派,这个派那个派,就是没有自己。

刘:是,国家强大之后,我们的文化一定要跟上,从60年代,我那时候提出一个中国画的现代化,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了,经济现代化了,社会现代化了,中国的绘画为什么不要现代化?为什么还是文人画那一套?那都是几百年前的创意了,文人画当然也不错,但是你不能维持六、七百年不变哪!

吴:其实就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它也一直在变。个人风格,时代风格,使用的材料等等都很精彩。

刘:当然,当年的文人画也曾经国际化,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这些国家都是画文人画。但是慢慢的就不行了。

吴:刘老师我一直觉得我这个是很纯粹的文人画,但所有人一看我这个就说是对文人画的一个批判。您觉得是不是这样?因为我就画一个石头、一个竹子等类似这样的。

刘:其实文人画也要变,对不对?我有个学生,他不用笔画,他用一个个小方块拓印,而且不只是拓印,每一个小方块里都有一个字,远看是一个拓印出来的山水,近看都是成百上千的小方块组成的。再仔细一看里面还有字,那个字一读是山水诗。他并不是用笔画兰草啊,梅花啊什么的。

吴:但我都是画兰草啊,梅花啊。哈哈(笑)

刘:总而言之,你先要把自己的风格定下来,就不要说别的,十年之内这一个风格不变,抓住你自己的一个点,画他个十年,这十年你就泡在那个里面,越画越深入,越画越丰富,那十年之后再看你的画就厉害了。就怕这两年画这个过两年又改了,甚至有时候一年就变了。那你就永远没有风格。

吴:对,这确实是非常要注意的。

刘:就我刚才跟你讲那个画小方块的学生,他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是那个风格,二三十年了,他风格一直没变,越来越好,现在哈佛大学美术馆先付他钱请他画画,因为他画的慢,那个一个个小方块,还有字制作起来非常慢,所以都等不及,先付他钱。哈哈(笑)

吴:那刘老师您看看我画在布上的这些(作品),展示方式如何呢?

刘:材料上没有关系。像这种感觉都很不错(指长布条空间展示类型作品),反正以第一要有民族的感觉;第二就是个人风格一旦找到,就不要常变。常变得话,你就没有个人东西,都是受别人影响。

编辑:田茜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