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家 托起春拍“半边天”
0条评论 2013-07-25 16:33:07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王菁菁

拍卖行有点儿意外

据悉,今年春拍新面孔频频亮相,穿梭在各家拍卖公司大大小小的专场中——不少拍卖企业对此感同身受。

例如5月底,北京保利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春拍预展。据该公司执行董事赵旭介绍,预展一开始,他们就发现今年艺术市场有了许多新买家。保利春拍推出的50个专场覆盖了艺术市场的各个门类,每天有上万人次的参观人群,总的参观人数达到4万人次。随后的拍卖会也人气十足,每个专场吸引了上千人。赵旭认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事后根据保利拍卖的财务统计显示,今年春拍的新买家人数增加了一倍。

6月5日,北京匡时以近现代书画为主的夜场拍卖开拍。全场50余件拍品,成交额高达4.1亿元,仅有两件标的流拍。而在对媒体谈及感受时,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表示,在这一轮行情中,100万元至300万元的作品成交情况良好,可以判断市场进入了大量新买家,这些人无力问鼎高价拍品,而是瞄准了大师作品中价位较低的或是二线艺术家的精品。“参与艺术品市场的人、关注市场的人明显增多,而且确实有很多生面孔、我们不熟悉的人进场。”他指出。

不仅北方的拍卖会上新买家热闹“赶场”,在南方城市,新买家入市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像北京保利、匡时所提到的新买家现象,在朵云轩的拍场上也有体现。”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而在今年春拍首轮亮相的荣宝斋(上海)首期大众收藏拍卖会也印证了这一点,3个专场2000余万元的成交额,当中就有不少新买家的贡献。

在广州,多家拍卖行负责人分析起今年春拍行情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数十万元至两三百万元的拍品成交率高于以往,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买家增多。据悉,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广州春拍超过四成客户为新入市。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甘学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与以往有所区别的是,今年的新买家群体明显表现得比较客观、理性。“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盲目去追逐竞价。”他们的举动不仅令甘学军和众多拍卖业人士认为“是可喜现象”,也让他们坦言“之前的确有些‘始料未及’”。

托起中端市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鉴于去年秋拍行业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在今年春拍开始前,行业内普遍预测“悲观”。然而,新鲜血液的进入,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格局,还为市场注入了一针有效的“强心剂”,令业界为之一振。于是,在刮目相看的同时,也引发了众人对于新买家群体的好奇——他们的收藏喜好如何,由怎样的群体组成?

出手快、准、狠。目标藏品通常估价不高,却师出有名,具备大众文化内涵。这是西泠老买家们对于今年出现的这些新面孔的普遍印象。

多次参加拍卖会的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今年认真地观察了一把新买家,在他看来,像吴湖帆、唐云、谢稚柳、陈佩秋、陆抑非、程十发、刘旦宅等艺术家,虽然不是近年来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场上的先锋人物,却属于“硬通货”,新老买家都喜欢。另外,像丰子恺、关良等人的作品,虽然近些年的拍场价格算不上“高端”,却由于充满文化情趣,也很受新买家的欢迎,行情普遍走高。

同时,由同一藏家提供或同一上款人的拍品,因来源可靠和质量不错,也受到新买家的青睐。例如,在此次西泠春拍上,一张8万元起拍的谢稚柳《天竺鸣禽图》,经过多轮竞拍,最终以138万元成交。这幅作品系文化名人程颂万上款。

实际上,新买家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上的表现,只是这个群体在今年春拍当中的一个典型性缩影。据了解,无论是书画、瓷器、钱币还是文玩杂项,甚至相对“偏门”的碑帖、文献、信札等,那些文化艺术含量高、中低价位的“小而精”拍品一般普遍反响热烈,很轻松地就以远超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成交。而托起这个中端市场的,正是大量新买家。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春拍市场涌现出的这批新买家群体中,实业家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年龄阶段以60后、70后为主,也有少数80后。此外,开始投身拍场的还有70后、80后的白领阶层,他们有自己的心理预期,只要在承受范围内,对竞价的波动并不十分敏感。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以前多在古玩市场“淘宝”,现在开始转向拍卖会的“老藏家”,也构成了今年新买家的一部分。

“相当一部分收藏者认为,现在在古玩市场难以买到‘好东西’,如果追求精品,还是得上拍卖会。再说国内的藏家似乎都一个‘通病’,市场越好越发‘惜卖’,因此交流交换的渠道也开始变得有限。”广东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道。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