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选择当前入市
事实上,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新旧更替是很正常的循环。记者注意到,之所以今年新买家群体格外“惹眼”,很大程度上与当前中国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处于敏感的回调期有关。这又延伸出另外一个问题——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入市,是出于何种考虑?
“催生今年春拍新买家群体的出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国内传统投资环境的不景气;二是拍卖企业经营思路的悄然变化。”北京一位长期关注艺术品市场的分析人士指出。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道,对于第一点,众所周知,不仅近年来股市、房产低迷,就连近段时间,黄金价格也一改早前的强势,连续出现调整。而在另一方面,大多数分析人士事先对于今年春拍并不看好,于是,古玩艺术品成为不少有投资意愿的人眼中的“下一块洼地”,更有机会可淘。
除了受大的环境背景影响,从商业运作的角度分析,买卖双方的变化必然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既基于新买家对市场价值的认识,也与拍卖公司如今不再执拗于高价、天价拍品,在兼顾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拍卖的亲民化、大众化不无关系。这一点,从今年春拍中各家推出各具特色的专场、无底价拍卖就能窥见一斑。“可以看出,在市场回调的今天,相当一部分拍卖行为了应对生存发展的压力,已在陆续调整思路,摸索消费者心理,迎合市场。”分析人士认为。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的看法则更具一层“深意”,他认为,新买家的表现突出,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拍卖企业的品牌效应。有研究表明,理论上,品牌效应在公司成立5年后更加突出,5年、8年是敏感界限。陆镜清表示,新买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拍卖企业品牌的提升、发展。
喜好与投资并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出现的这批拍场新买家身上,有一定文化内涵、更注重拍品的艺术价值,是体现他们特点的普遍“印记标签”。既强调爱好,也注重投资效应,两者不可或缺,是这一群体与投机者最为明显的区别。
买哪个门类、买什么?据了解,一般而言,有相当实力的新买家们,比如实业家,通常会请国内有信誉的鉴定专家来为自己参加拍卖掌眼。而即使有了“护航”的人,他们自己还要亲自了解准备入手的拍品行情。
据一位知情人士讲,国内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就能称得上是今年的新买家,不仅有很‘牛’的鉴定专家为其作指导,参拍前,他还习惯性会让自己的助理打印出相关资料,认真研究,“这样的例子很典型”。
作为白领阶层、普通大众,尽管难以享受到如此高规格专家“贴身”服务,但也绝不会盲目出手。上网查询相关常识、进论坛向前辈们讨教,或者请教周围玩收藏的经验人士,采访中,不止一位近一两年刚入市的买家表示,信息时代,要找学习和提高的渠道并不难。
“正是因为新买家入市的时候,市场价格起点高,无形中给新买家对待艺术价值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会和以往的藏家有所不同。同时加上知识结构普遍广和深,新买家通常会对于藏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为关注,甚至比“前辈”更重视艺术价值。”陆镜清说。
当然,欣赏艺术价值的同时,他们多数也不忘考虑投资效应。这一点,从新买家们普遍爱好市场中“二线”名头的作品就能窥见一斑:一是为以后的升值空间打算;二是相比已经在市场上形成高价的“一线”艺术家作品,从真伪的角度出发风险系数要小。
“艺术品的增值本来就是长期过程。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买下,具备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有故事’的藏品升值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所谓收藏、投资、消费通常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按照现代人玩收藏的理念,把它们割裂开,逐个分析,完全没有意义。”一位80后藏者一语道破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当前艺术品市场的回调阶段催生出了这批新买家,而他们的出现,又使得艺术品收藏更加细化、理性,成为中国收藏队伍、中国拍卖业发展日趋成熟的一种标志。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与中国的整个经济相比,依然远远不能匹配。因此,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也是必然。‘新鲜血液’不断进入,原来的老的力量不断维持,如此循环,艺术品市场才能随之不断提升。”业内人士强调。
【编辑:徐瀹槊】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