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驱动价格大涨 名家名刻让收藏锦上添花
0条评论 2013-07-31 11:12:34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马嘉会

闲章收藏热得烫手

印章顾名思义,有“印”才能成“章”,而且印章之所以被称为收藏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它是工艺和艺术的双重结合。过去印章大部分作为姓名章使用,只有书画家会在书画作品上使用闲章,而如今随着印章收藏的升温,闲章成了大多数藏家的首选。

中国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于一体。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总是先从印章欣赏入手,从印章中来识别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一枚好的闲章,除了让人玩味,还是篆刻家和书画家水平高低的无声自我展现。故有“闲章不闲”、“闲章玩味”之说。

闲章是指姓名印、官印之外的印章,闲章入印的印文内容非常丰富。或记事、或言志、或抒情、或咏景、或咏物,大量的闲章印文是摘自经史典故、诗词佳句、名言警语和书论、画论、印论、骚语;或反映书家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生态度;或发表各自的艺术主张;或抒发个人情怀;或用以自励明志。其中充满了哲学、美学、文学色彩,耐人玩味。印章收藏的升温使得印章篆刻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名家的篆刻价格从两年前每个字几百元上涨到了如今的上千元,大师的篆刻价格更是飙升到了每个字数万元。印文的内容和印文的篆刻者是直接影响印章艺术价值的主要因素。

随着近几年印章收藏的需要,印文的实用功能正在逐渐被艺术价值所取代。马俊潼从事篆刻艺术多年,他告诉记者,过去人们刻章大多是刻姓名章作为日常使用,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藏家都在收藏闲章,因为闲章更加的实用有趣。

多看多学下手慎重

印章收藏虽然急剧升温,但印章的艺术价值不像字画、瓷器等那样容易掌握和接受,因此对收藏者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这决定了只有那些具有较高艺术欣赏水平并了解篆刻的人才适合收藏,否则盲目投资极具风险。

当记者问及初涉此领域的收藏者在金石篆刻收藏上需注意的问题时,马俊潼提出了几个原则:“要多向金石文化圈的印家交流学习,这样便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价值意味;要多看有关篆刻学等相关专业资料;要多去博物馆观看印章作品展览,揣摩名家精品,培养眼力。”同时,在收藏时下手要慎重,“所谓慎重就是当你眼力还不到一定水平时,不要一开始就投资过大,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印石,要买自己喜欢的,同时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购买。”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伪造的名人印章。”赵增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造假者通常会用老的石料伪造名家印章以赚取高额利润,这就需要每一个收藏者擦亮眼睛,多学、多看、多问,而对于收藏印章的人来说,收藏首先要从篆刻本身的流派出发,悉心研读历史,了解不同阶段的风格特点;其次要了解印石主人的宗派和个性;内容上要看文字的韵味和行文结构的趣味性。欣赏一件金石篆刻作品除了内容和材质,作品所体现的文人情趣和个性都是其增值的因素。”许多印章的收藏者自身就对艺术有较好的感悟力,譬如说爱好书法字画的人就容易对印章产生感情,因为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在这些痴迷者看来,一枚小小的印章,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就像闪闪发光的宝贝般让人迷醉。

在采访过程中,马俊潼还提到了印谱和金石拓片等相关艺术品,随着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各个朝代的石碑已经被严格保护,已经没有新拓的可能,所以拓片的价值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同样因为它的不可再生性,印谱和钤拓本的收藏价值也正在与日俱增,同时也正在成为极富潜力的收藏品种。北京商报记者 宋永春 马嘉会

·专家说法·

马俊潼:回归收藏本源

收藏是学习、研究、消化、吸收的过程,收藏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收藏家、艺术家、鉴赏家。一切都要从学习开始,绝不可有投机心理,要潜心练就自己的内功。尽管我们可以将收藏认定为一种投资,但印章收藏的历史积淀与价值远远高于它的投资价值。印章本身的学术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就是它最大的价值,这才是收藏的本质。

印章收藏需要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修养作为支撑,要摒弃其中的浮躁和功利。对于印章收藏而言,切忌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藏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印章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修养。这样才能理性审视印章本身蕴含的独特美学价值和附加的文化投资价值。

赵增福:印章为媒  传播文化

印章收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比之书画,篆刻具有更抽象、审美意趣高的特点。而刻一方好的印章,其文字涉及古文字学,其安排布局涉及艺术造诣,刊刻之时又讲究刀法才能出金石味,要将所有艺术变化融于方寸之间绝非一日之功。刻一方好的印章,作者倾注的精力与时间,不亚于创作一幅书画。

相较于其他收藏品类,金石篆刻的鉴赏门槛相对较高,所以收藏者在初涉此领域时应提前做好功课,通过对国学、古文字学、名家背景、篆刻风格、印材及刀法等的了解,逐渐喜欢上篆刻艺术,让收藏成为一种兴趣,让印章成为一种传播知识与正能量的媒介,让金石篆刻这门艺术能够在收藏的过程中传承下去。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