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鹏
2012年6月,艺术家黄小鹏去职广州美术学院,生活陷入困顿。没有收入,没有住所,甚至失去工作签证,无法留在中国。“但这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时隔一年,年过半百的他对记者记者回忆道。
黄小鹏是继王度、徐坦后第三位被广美解聘的当代艺术家。一时间业内人士纷纷打抱不平:“广州美院大概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要做当代艺术教育。”
黄小鹏与艺术家徐坦是同班同学,均就读于广美,也都曾在广美任教。相似的艺术教育经历让他们拥有相似的教育理念,他们深感在学院体制之外进行艺术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在学院体制里面,耗你的时间、精力,他们只在乎如何拿到钱,花掉它,却没有任何的研究成果出来。”
是年11月,在广东时代美术馆的赞助下,他们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的艺术教育与研究的实验机构:黄边站。“99%的艺术类学生离开学院后都与艺术再无关系,他们的艺术生涯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就此,他们招收毕业五年内的、对艺术实验依然抱有热情的年轻人,从事艺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作为曾经的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黄小鹏是学院极少数的几位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教师之一。他所主持的油画系“第五工作室”成为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年轻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无论什么系的学生,只要对当代艺术感兴趣都跑到那里讨论或者做作品。
如今,黄小鹏并不希望黄边站还停留在“第五工作室”的阶段,他更把黄边站视作自己在艺术教育实验与实践中的“乌托邦”。在多个场合,黄小鹏都强调这个地处广州城区边缘的实验艺术机构,同时背负公民教育、民主训练的设想。
今年7月6日,画家韩浪向黄边站的年轻人进行了题为“知识分子与社会”的讲座,他介绍了陈寅恪的工作与晚年经历,以及自己创作《夏天,我叩响陈寅恪先生故居的大门》的过程,重申了陈寅恪的话:“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里不仅仅讨论艺术,更重要的是重建常识。”黄小鹏说。在此前,这些年轻人曾就国际策展人侯瀚如的展览提出批评。
当有参与的年轻人觉得,这里“不是一个研究中心,也不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party”时,他当即表示反对:“广州年轻人聚在一起可以party的地方多的是,为什么要在黄边站?我理解年轻人要自由发挥,但必须有一定的学术深度。”
“现在的年轻人,对读书、对理论没有兴趣,”在交谈过程中,他多次表示出对现状的悲观和沮丧,但立场依然清晰:“你要来的话,必须认同这种东西。你不认同的话,可以到其他地方去。”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