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场与艺术的联合越来越热,一个新的名词——商场艺术,随之产生。艺术氛围为商业提升了“气质”,而艺术作品本身也在与商场的合作中受益。业内人士透露,艺术机构把画展办到商场里是为了更接近市场,而商场也乐于把场地租给艺术机构。
艺术气质
就在上周日开幕的这场摄影展似乎丝毫没有打扰到周末商场里熙攘的购物人群,相反,艺术的介入给平凡的商业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气质。
艺术加商业,这正是这家商场的特色。从摄影家的作品展览,随处都可以见到装置艺术品、雕塑、油画,侨福芳草地毫不吝啬的将它们安置在寸土寸金的商场里。
去年9月正式开放的侨福芳草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它拥有500多件艺术作品,其中40多件是艺术大师达利的雕塑。这些作品安静地分散、常驻在购物中心的各个角落。在芳草地一层,当代艺术家陈文令的“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巨幅雕塑,从地面延伸到二层楼的墙面,视觉冲击力十足的造型很受顾客瞩目。
与专业艺术场所不同,芳草地的这些艺术装置没有防护围栏,它们与236米国内最长的室内长桥、2000平方米的公共艺廊一道,营造着浓厚又轻松的艺术氛围。在5.6万平方米的芳草地,那些琳琅满目的当代艺术品大都为开发芳草地的黄氏家族收藏,每一件都由家族第二代继承人黄建华亲自确定位置。芳草地看上去就像一个小的798艺术区。
除了位于购物区的各种艺术品陈列和小型展厅之外,据了解,在芳草地D座10层,还有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私立非营利性展览馆。在商场逛累了,可以到展览馆来与艺术亲密接触。
芳草地市场推广部副总监曾伟麟称,芳草地并不是以艺术品的存在来增加购物中心的氛围,而是在开发前就把艺术当作整个项目的一部分,研究购物中心如何与艺术共存,设计前期,包括建筑挑高、地板、建筑材料的运用等,也在设计的同时融入了艺术理念。而芳草地执行董事黄培修则觉得,这些艺术品能帮助他,“顾客们会因此多停留,他们待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就越有购物的可能。
体验式商业
艺术加商业,并不是侨福的独创。在国外,商业与艺术的联姻早已有之,在时尚领域不乏成功合作的先例,比如,香奈儿的设计与热卖就包含着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法国拉法耶特商场长期展出著名雕塑家安娜·克罗米以“长江”为题材的雕塑。在一些欧美国家,人们已经普遍接受艺术消费。日本的“商场艺术”甚至成为一种传统。
在京城,这种新的商场形态似乎正成为潮流。去年7月底,金融街购物中心内的“融艺空间”启幕,该艺术空间计划为艺术爱好者们提供各类经典艺术作品展。金融街购物中心企划总监鲍简介绍,除了不断引进国内外更高档次的优秀品牌外,金融街还更加注重文化的精髓,着力将文化艺术与时尚奢华相融合,让消费者购物之余增加一份文化艺术的欣赏。
去年10月下旬,香港新鸿基地产旗下的北京王府井新东安广场,联手日本野田画廊推出名家版画展,并称:“这是毕加索、夏加尔、米罗、村上隆、安迪·沃霍尔等世界名家的版画作品大餐”。
坐落于北京CBD金地中心的北京美美,刚开业一年已是各类艺术设计展的常客,其长远目标是塑造一个“艺术美美”的独特品牌形象。
另外,北京来福士购物中心、朝阳大悦城等京城知名购物商城也都通过与策展人合作的形式在自己的购物场地开设这种艺术展览。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