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品收藏“很恐怖” ,转向值得尝试
0条评论 2013-08-06 11:40:44 来源:投资客 

记者:近年来传统艺术品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是否对您的收藏造成了影响?

陈(陈鸣跃):对我个人收藏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由于我的很多朋友他们在搞收藏的时候经常喜欢咨询我,让我给点意见,所以这一系列的造假事件出来以后,我想我要在引导他们投资的时候更加谨慎,等造假风波稍有平息再来考虑是否要继续投资传统艺术品,放慢脚步。

邓(邓总):我收藏东西是出于喜好,收藏每一件作品前都会细心研究,我觉得是时候下手了,马上就下手。但最近几年的“造假事件”,多少在心理上还是会有所顾虑,看上一件作品会想很久很久才会入手,现在不会那么快入手了,胆子小啊。

记者:您怎么看待传统艺术品收藏风险的加大?

陈:风险是必然,而风险的加大是由于,市场上的传统艺术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商家们被迫作假。还有就是市场的不规范,一些商家的道德败坏,比如请假专家,这里说道的假专家不是他本身作假是背后的推手进行操作,传统艺术品收藏背后很恐怖的。很难买到真的,哪怕在正规的拍卖行

邓:关于传统艺术品收藏的风险我是这么看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现在明显感觉到这种风险在慢慢增大,回报总和在慢慢减小。打个比方,你买了10件传统艺术品,共花了1000万元,你要卖的时候,发现只有2件是真迹,卖了1000万,这是幸运的,平了,但是如果10件藏品只有一件是真的呢?或者一件也没有呢?真迹都是绝版,哪有那么多啊,这个专家说是真迹,那个专家说是假画,谁知道啊?艺术家本人都不在了,谁敢说真假。

记者:在造假风险的情况下,您认为是否应该暂缓或者更谨慎的投资?

陈:暂缓也是可以去考虑的,谨慎也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解决的办法就是从自我修养做起,真正的了解艺术品的相关知识,如果投资公司有条件就多聘请有艺术鉴赏能力并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进行考究,但现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可以尝试对于当代艺术的投资,我这边也有当代艺术的一些收藏,而且近几年我也在引导自己的徒弟去收藏当代艺术,相比传统艺术品才说风险小,只要有眼光,回报也是很惊人的。

邓: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品投资,任何投资都需要谨慎而行,尽可能的从多方面掌握资料。我认为不存在暂缓的说法,而是要看是否有好东西,再好的大环境,东西不好依然得不到理想回报。

记者:您或者您所知道的的藏家们是否有转向投资的想法呢?

陈:转向投资也是有一些的,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既收藏传统艺术品也收藏当代的艺术品,但最近好像对于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比例有所提高,一方面是应为这些造假事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传统艺术品的供求关系影响的。

邓:以前一直都是收藏传统艺术品,这个有点受家里长辈的影响吧,现在国内一些当代艺术也逐渐成熟起来,我对有些画家的作品也是很欣赏的,可能马上就会入手一批当代作品,有些画和有意思。

记者:您认为什么原因导致如今传统艺术品造假的猖獗?

陈:之前说的,市场供不应求,应为传统艺术品不可复制的特性,它的数量是有限的,而需求又比较大,于是商家们只有采取这种方法,反过来讲其实这里也有收藏者的原因,收藏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风险自然会降低,作假事件也会有所缓和。

邓:很多艺术品投资者都有一个心理——物以稀为贵,哪样东西稀缺,就买哪样。在购买的过程中,经过各方媒介的宣传,乱了阵脚,促成了很多“假货”现象的形成。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