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艺术馆8月9至18日 虞兰因“海底墨语”当代水墨展
0条评论 2013-08-09 11:29:0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海底斑斓

海底斑斓

海底斑斓

海底斑斓

虞兰因女士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虞君质为台湾著名学者,所著《艺术概论》、《艺苑精华录》等迄今仍为人称道。她自幼喜好书画,7岁学画,19岁在台北中山堂举办个展,曾先后师从黄君壁、高逸鸿、孙多慈等多位台湾国画名家,孙多慈是徐悲鸿先生的学生,所以虞兰因的作品所透出的神韵被誉为“将徐悲鸿的影响传回本土”;其后,虞兰因赴美深造美术史,并获得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双硕士学位,在美国30余年,使得她熟稔掌握西方当代抽象艺术。她同时还是一位业余潜水的爱好者,她非常珍惜这种美妙的水下视觉经验,用奇妙的彩墨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呈现出来。

我潜水了二十多年,非常喜欢大海,因为大海的多变、大海的庄严、大海的灿烂,常常让我觉得世亊的无常和大自然的浩瀚。所以我每次潜水会很快地进入自己的一个精神世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静静的感受那”自有我在”的境界. 大概是十几年前,我开始用这个题材来画”。

她的每一副作品都凝结了艺术家几十年来的艺术修为和臻于化境的艺术表现力。将醇厚的中国水墨画元素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视角独特,个人风格浓郁。这些画作呈现了海洋的美丽和平静,让观众在领悟海洋之美的同时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的紧迫性。

虞兰因女士回归中国后从1993年开始创作的当代水墨画作,曾经于2009年2月在广东美术馆和2011年9月在深圳美术馆展出个展。去年更由美国大使馆和雅侖格艺术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巡回个展,12月5日-12日更应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邀请,做个展. 这一系列展览意义深远,艺术家希望通过用艺术唯美的表现力来描绘海洋之美,唤醒人类对海洋的保护。更期盼通过这个特殊的体材,在当代水墨的创作道路上做出自己的探索.

展出之后吸引了近百家媒体的报道,获得广大观展者的喜爱。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佳作,除了国内艺术权威人士的评论上佳之外,中、美两国各界人士也给予甚高评价——“虞兰因女士,把中国传统绘画对诗意和意境的追求,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表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非常娴熟地掌握了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表现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把表现大地上山水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角引入了海底。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史延续了新的篇章。最主要,虞兰因女士的绘画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对今天非常物质化的世界非常有启发意义。” ---艺术评论家皮道坚

“她将醇厚的东方与西方、古典与当代的艺术传统展现在她的作品中。她独特地把传统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融合在一起,表明了她对两种文化传统的传承,两个世界在她心中已轻松地融会贯通 “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

“虞兰因女士的作品非常美。她用艺术的方式唤起人们对海洋的关注,非常美好。我们通常从科学的角度去告诉人们如何保护海洋,而艺术的力量更加亲和,影响远播。”——Sylvia Earle博士 (美国著名海洋科学家、海洋保护专家、演讲家、世界潜水最深(1000米)的女性记录保持者,美国《时代杂志》评价为“地球英雄”)

“虞女士丹青妙艺,墨钟神秀,彩幻空灵,得中西色相蕴趣,意境高绝,开民国百年新风。” ---香港畅销作家资深媒体人陶杰

当巡展的继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时候,众多类似的评价渐渐验证了名副其实的可能性,其中,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先生看过展览后说,

“虞兰因女士的展览有几点值得关注:作画的题材,很少见,以海底对象很深入的表达,在中国、海外的画家艺术家中都很少见;表达了环保的艺术意趣;技法和表现方法独到,比如在中国方面,她在颜色上的运用,包括她这个海水的蓝色和海底各种斑斓的金色的搭配,这种运用很有特点,还有她把纸做皱了,做出那种机理,还有那个拓印,最后再用别的笔在它上面画,这种种加工的环节她都运用在一起,她有很粗放的,很中和的感觉,也有女性细腻的表达,所以这里面既有抽象化的成分,西方化的成分也有中国人对于水墨的感悟,还有女性艺术家对物象的细致把握,都综合在她的作品当中.”

在展出期间,亦获得了中国妇女报的大力支持和报道,记者禹燕报道称 “虞兰因在画中表现了海底世界的斑斓色彩、生命律动与神秘莫测......虞兰因之所以要创作这一海底系列作品,,是因为在与深海的身心交融与感应中,她感受到海洋因为人类的污染而深受重创,’深刻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海洋资源与海洋生物的紧迫性’,她希望透过所描绘的深海之美,唤起人们对海洋的珍爱之心,并促成拯救海洋现状的行动。”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