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假古董遇到“真不懂” 聚焦国内收藏乱象
0条评论 2013-08-13 09:30:50 来源:新华网 

全国文物造假地图。

全国文物造假地图。

发生在长春民博会上的这一幕,正是当前国内收藏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伴随收藏爱好者人数剧增,国内收藏市场“野蛮生长”的步伐加快,赝品横行、鉴定困难等乱象突出,越来越多的假古董卖给越来越多的“真不懂”。

民博会上的鉴宝热

位于展会二楼的一处面积不大的鉴宝区,从展会开始就被收藏爱好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些收藏爱好者不仅来自长春市,也有从周边的吉林市、松原市等地特意赶过来的。他们的“宝贝”也五花八门,有瓷器、玉器、铜器,也有刺绣、字画、票据、海报等。

“去年您鉴定过了,这次想让您再看看,前两天有人说,这可能是真的。”来自吉林省松原市的王先生带来一个玉制容器,还有一份得到肯定的期待。

长春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高立鑫仔细看完后说,这个玉器的刀工很粗糙,从用刀的手法和纹路来看,不像是古代的作品,仿制的可能性比较大。没有得到期待的肯定,这名收藏爱好者悻悻而归。

记者观察发现,前来鉴宝的收藏爱好者中除了一定比例的年长者之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他们的藏品大都集中在电影海报、十字绣等领域,其中也有不少喜欢古玩和字画等。

作为一项个人爱好,同时也是投资手段,收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广受欢迎,还出现过几次民间收藏热潮。在吉林省玉器赏石收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徐看来,当前人们的精神水平和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收藏热应运而生,这也是人们“仓廪实”之后对精神消费的一种追求。

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相关部委共同发布的《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去年全国共举办788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拍563915件(套)拍品,成交额高达288.5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的收藏爱好者已经超过1亿人。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