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制品收藏“闹”京城 越来越受藏家青睐
0条评论 2013-08-22 10:20:43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张娟

夏末秋初,绿树成荫的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不仅是个纳凉的好去处,还是一个汇聚诸多宝贝的“聚宝盆”。书报刊、票证门券、烟标火花、“文革”资料……8月22日,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资深纸制品经营者、收藏者会聚一堂。由全国纸制品收藏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纸制品交流交换活动拉开帷幕,为期4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纸制品收藏爱好者前来淘宝。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票证、扑克牌三大收藏委员会及北京报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我们预备了200多个摊位,早早地就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经营者抢租一空。由于前两届纸制品交流交换活动都人气爆棚、反响不错,因此,本次活动更是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红色文献、书籍报刊、烟标火花、契约婚书、海报布告、债券税票、信札手稿、年画广告,以及邮品纸币等各个门类的纸制品都在此次交流交换活动中一展芳姿。其中,书籍报刊堪称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一大批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或在收藏界享有盛誉的老图书、老期刊、老报纸集中亮相,时间从明清延续至今,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淘宝”机会。

从今年2月开始,全国纸制品收藏联盟连续推出了三届全国纸制品交流交换活动,不仅为纸制品经营者和收藏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交换的最佳平台,也推动纸制品收藏再上了一个台阶。

值得一说的是,同期举办的全国书报刊收藏精品展也有诸多看点。此次展览囊括了150余件精品,“石家庄藏家郝绍华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如129师的账簿、收支凭据等等。还有一部分是世纪阅报馆提供的老报刊,如康熙年间的邸报、京报,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以及一些奏折、秘折等。”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任李润波告诉记者。同台展出的一些抗战史料也颇为珍贵,如日本侵华时期的画报、刊登抗战胜利消息的报纸等。一页页发黄的老报纸,都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录者,它们诠释着“点纸成金”的传奇。

此外,于今年年初成立的全国纸制品收藏联盟也于同期召开会议,全国20多个省市的收藏家协会和知名收藏市场的相关负责人都出席了此次会议,选举成立了专门机构和领导人选。

编辑:江兵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